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反婆羅門教正統思想的六派代表人物。佛陀稱他們為“外道六師”,謂其學說非佛教的正道,而是“邪說”,故貶為“外道”。

  據《沙門果經》記載,這六派代表人物是:①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古印度唯物主義順世論的先驅之一。他認為世界的基礎是物質,物質的基本原素為地、水、火、風;意識是從物質產生的;世界上不存在天堂,也沒有來世,人死之後,原素分解,回歸虛空,沒有靈魂的轉生。他反對因果報應和祭祀禮儀。②尼乾子·若提子,又叫叫筏馱摩那,古印度耆那教的創始人(見耆那教哲學)。③富蘭那·迦葉,他認為善惡沒有固定的標準,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消亡都是偶然的;他否定一切善惡行為在道義上的影響,人們並不因佈施、祭祀而得福報,也不因殺、戮而有惡報。佛教稱之為“無因無緣論”。④波浮陀·迦旃那,他認為宇宙萬物由永恒不變的7種原素組成。這7種原素是地、水、火、風、苦、樂、靈魂。它們之間互不聯系,各自獨立存在,“若以利劍,斷他人頭,皆不因此喪人生命。僅此七身,為劍貫通其間隙耳”。佛教稱其為“七士身論”,即一種元素說。⑤末伽黎·拘舍羅,古印度“邪命外道”的創始人。他認為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類是由靈魂、地、水、風、火、虛空、得、失、苦、樂、生、死12種元素組成。任何人不論賢愚,均受命運所支配,個人意志在輪回過程中不起任何作用,不因精進而少受苦,不因無精進而減少福,如在高山上拋線球,線盡便止。⑥散若耶·毗羅梨子,他宣揚詭辯論,佛教稱之為“不死矯亂論”。該派對一切問題都答以“我亦不以為如是,亦不以為唯然,亦不以為是其他,亦不以為不然,亦不以為非不然”。六師外道的學說在漢譯佛經中多有記載,如《長阿含·沙門果經》、《寂志果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昆奈那》卷十三等,但往往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六師的形象在中國佛教的文學、雕塑和繪畫中都有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