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哲次郎

  日本近代唯心主義哲學的先驅者,日本學院哲學的奠基人。生於築前國(今福岡縣)太宰府。號巽軒。1880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東京帝國大學的前身)哲學科。1884年留學德國,1890年回國後任東京大學教授,次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任文科大學校長、東京學士會會員、日本哲學會會長、貴族院議員等職。

  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主要是移植英國和法國的哲學,井上開始大量介紹德國的哲學。他把德國的古典唯心主義哲學與中國的儒學、印度的佛教等相結合,企圖建立自己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他的基本哲學思想是“現象即實在”論。他認為,實在和現象是相即的,即互相包含、融合的,現象和實在是同一存在的兩方面,現象本身即是實在,現象和實在是不能分的,把兩者加以區分是人的主觀推斷;正如客觀世界具有現象和實在兩方面一樣,主觀世界也具有現象和實在兩方面;人隻能認識現象而不能認識實在;世界的真相存在於超越現象與實在之差別境界。按照井上的觀點,人可以通過內在的直觀,間接地、近似地獲得實在觀念。井上的哲學是唯心主義的,有的哲學史傢認為,他的唯心主義不象西方一些唯心主義那樣純粹。

  在倫理思想上,井上提倡國傢主義的國民道德論,宣傳忠君愛國一致、忠孝一體。他聲稱,君主比如心意,臣民比如四肢百骸,孝於父母,友於兄弟,歸根結柢還是為瞭國傢,自己的身體應該獻給國傢,為君父犧牲。

  井上的主要著作有:《勅語衍義》(1891)、《教育和宗教的沖突》(1893)、《現象即實在論》(1894)、《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1900)、《認識和實在的關系》(1902)、《日本古學派之哲學》(1902)、《日本朱子學派之哲學》(1905)、《國民道德概論》(19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