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金斯

  英國天文學傢、數學傢、物理學傢。1877年9月11日生於倫敦,1946年9月16日卒於多金。1903年獲碩士學位。曾任劍橋大學和英國普林斯頓大學應用數學教授。1907年任皇傢學會會員,歷任該會秘書、副會長和皇傢天文文學會會長。1935年起主持皇傢學院天文學講座。

  金斯早年從事數學和物理學研究,在氣體動力學和輻射理論方面有重要貢獻。他修訂瞭英國物理學傢J.W.S.瑞利提出的黑體輻射能量隨波長分佈的公式,後人稱之為瑞利-金斯公式。1914年以後,他的興趣轉向天文學,從理論上發現瞭金斯不穩定性,證明 P.-S.拉普拉斯的星雲說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1916年他提出瞭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潮汐學說。這是一種災變說,認為有一個恒星從太陽近旁通過,由於其巨大的起潮力從太陽上拉出一條雪茄狀物質流,從而形成行星系統。這種說法曾流行一時,但後來證明它在科學上不能成立。同時,它在哲學上也引起瞭巨大的反響。有人認為,金斯的學說把太陽系的起源建立在一種極小幾率的偶然事件上,因而屬於偶因論的范疇。

  金斯的主要著作有:《氣體動力學理論》(1904)、《電和磁的數學理論》(1908)、《天體演化學和恒星動力學問題》(1919)、《天文學和天體演化學》(1928)、《環繞我們的宇宙》(1929)以及《物理學和哲學》(194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