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在法國取代現象學而崛起的一種哲學思潮。它的核心是結構主義的方法。這種方法被廣泛地運用於語言學、社會學、歷史學和文學理論中,也被用來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

  先驅者 結構主義的先驅者是瑞士語言學傢F.de索緒爾(1857~1913)。他在晚年的教學中提出瞭語言的結構主義模式,首先區分瞭語言與言語,並指出二者是根本不同的。言語是語言的個人的聲音表達和語言產生變化的原因;;語言則是互相差異的符號系統,並被抽象地看作是不變動的。他把語詞的淵源和歷史的歷時性研究,附屬於對一定時期的語言的同時性研究。為瞭保持以這種同時性的語言作為科學分析的對象,索緒爾還給語言的語義單位──符號作出瞭界說,使其意義僅僅依賴於其他符號的意義,而和外界的事物沒有任何關系。他由此作出結論:一個符號區別於其他符號的特點,就是構成它的一切;在語言中存在的隻是差異。因此,對於任何一個符號的理解依賴於整個系統即結構的理解。

  形成和發展 索緒爾語言學理論中的這種新觀點為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結構主義語言研究派別所繼承發展。佈拉格學派的R.雅可佈遜(1896~1982)把它運用於語音學的研究。C.勒維-斯特勞則通過雅可佈遜而繼承瞭這種觀點,並把它視為一般的哲學觀點和方法,運用於人類學的研究。他以結構主義的模式研究瞭巴西內地印第安人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用結構主義方法解釋瞭親屬制度、圖騰和神話等方面的問題,從而創立瞭結構主義哲學。繼他之後,J.拉康、M.福柯、L.阿爾杜塞等人發展瞭結構主義哲學,並使之成為一種廣泛的哲學運動。拉康把結構主義方法用於研究人的無意識的結構。他認為無意識的結構和語言規則相類似,並強調無意識就是主體與他者包括人與環境的交往。他在“鏡象階段”和個性形成的想象、象征、現實三個層次的學說中,說明瞭人的認識與個性是在社會關系中逐漸形成的。他又提出“重新閱讀”S.弗洛伊德著作的方法,即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找尋它的意義,從而發展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福柯把結構主義方法用於研究思想史,提出瞭所謂“認識型”的理論。他認為,認識型是一個時期的知識的潛在結構,它是無意識的、靜止的、同時的、彼此孤立的結構。他指出,歐洲近代思想發展經過瞭3個結構,即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結構、古典時期(17、18世紀)的認識結構和19世紀以後的認識結構。這種認識型的理論把各個時期的知識發展歸結為內在的無意識結構,因而歪曲瞭知識的真正來源。阿爾杜塞把結構主義方法用於研究馬克思的著作。他按照拉康的“重新閱讀”的方法來重新閱讀馬克思著作,對馬克思的思想作瞭結構主義的解釋。他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每一社會都是有結構的復雜整體。經濟、政治、文化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或機械的因果關系,隻存在著“結構的”因果關系。這實際上是用多元的決定論代替馬克思主義的一元決定論。

  勒維-斯特勞等人的結構主義方法認為:①認識的對象不是事物的現象,而是它的內在結構。結構與經驗現實無關,而與模式有關,即結構不是經驗事物的本質,它是理性所給予的,因而不能通過經驗的抽象認識事物,而是用先驗的概念或模式認識事物。②應該把認識的對象看成一種整體的結構。組成結構的成分是相互聯系、自行調整的,如果一個成分發生變化,則相互聯系的整體也發生瞭變化,③整體大於部分。相互聯系的整體所具有的意義並不能從個別成分中找到,因而關系也比單獨的關系項更為重要。④社會與人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人隻是社會結構的一個成分,他(她)沒有單獨的決定作用。結構主義堅持反對突出人的社會作用的人道主義思想。⑤同時性的觀察比歷時性的觀察更重要。這5種方法論原則奠定瞭結構主義方法的基礎,在認識論、方法論上有一定的貢獻。但是,它所采用的唯理論觀點,實質上是一種主觀主義的認識方法。

  發生學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可區分為非發生學的結構主義與發生學的結構主義,勒維-斯特勞等人的結構主義是非發生學的結構主義,它以靜止的結構說明意識形態和社會的形式,隻重視同時性的說明,而不重視歷時性的說明,所以它無法真正說明結構變化的來源。發生學結構主義除承認有結構外,並追尋結構的發生根源。它試圖把同時性說明與歷時性說明結合起來,以說明結構變化的過程。瑞士心理學傢J.皮阿熱是發生學結構主義的先驅,他所創立的發生學認識論認為,認識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內在結構的連續的組織與再組織的過程。法國的L.哥爾德曼在皮阿熱認識論的基礎上,提出瞭發生學的結構主義,認為一個社會階級的“可能的意識”,通過社會實踐以一個結構影響社會的發展。

  後期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在後來的發展中形成瞭後期結構主義。後期結構主義認為,沒有固定的結構,結構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例如R.巴爾特(1915~1980)在對文學作品作符號學的解釋時,把文學作品看成一種語言系統,認為在能指者與所指者關系上的第一意義系統以外,還有第二意義系統,而作為文學作品的意義,那是讀者和文學批評傢在讀一個文學作品的文本時所體會到的意義。按照這種理解,讀者讀一個作品所體會到的就像作品向讀者提出的問題,並要求讀者解答,而讀者作出的解答又與作品相結合而再提出問題,要讀者繼續通過閱讀而解答。由此可以無限發展下去。因此,結構在作品閱讀中就變成瞭不斷運動、發展的東西,這樣,靜止的結構就消失瞭。J.德裡達的書寫語言學是要發現一切書寫語言或一切語言系統(包括說的語言)的變化規則。他指出,差別的作用產生瞭歷史中和社會中的一切結構的系統,差別是發生的更甚於靜止的,歷史的更甚於結構的。它同時是結構和歷史的基礎。這樣,德裡達的理論不僅對西方傳統哲學,而且也對結構主義本身起著破壞作用。一般認為,圍繞在《泰凱爾》雜志周圍的一批哲學傢,都可以包括在後期結構主義中。後期結構主義的出現,實際上表明瞭結構主義思潮的衰落,但它在西方仍然有較廣泛的影響。

  

參考書目

 J.M.佈洛克曼著,李幼蒸譯:《結構主義:莫斯科-佈拉格-巴黎》,商務印書館,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