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唯心主義哲學派別通用的術語。解脫是對輪回而言。按印度唯心主義哲學,輪回意即六道流轉的繼續。解脫即煩惱業因的終止,是破除業力的桎梏、結束輪回轉生後的一種超驗境界。就歷史而言,解脫思想的出現似比輪回觀念早些。在輪回的觀念尚未形成時,人們隻是例行地舉行祭祀,敬神積福,祈求死後升天,不再降生人間。解脫僅僅意味著肉體消亡,靈魂升天。在《梨俱吠陀》中,已多處表示瞭這種一般意義的“解脫”。

  到奧義書時期,解脫被賦予瞭哲學的奧義。解解脫並不限於死後升天,而且還有現實的意義,即於今生遁跡蘭若,斷絕塵緣,加持瑜伽。瑜伽是達到解脫的方法,一般有三種:智瑜伽、行瑜伽、信瑜伽。解脫既指死後肉體的消亡,亦指生前精神的升華。佛典有所謂兩種涅槃: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前者謂壽盡前精神升華所得的解脫,後者謂壽盡時肉體消亡所得的解脫。業力-輪回、苦行-解脫,這一套來世論-解脫論,為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學派所否定,但為印度所有唯心主義哲學流派所接受。它在今天的印度意識形態領域中仍有相當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