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安徽懷寧人。字仲甫。早年留學日本。1915年起主編《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1918年冬和李大釗創辦《每週評論》。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個共產主義小組,並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黨的中央局書記,後被選為黨的第二屆、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第四屆、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犯瞭嚴重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在1927年中國共產黨的“八七”會議上被撤銷總書記職務。此後,他拒絕改正錯誤,並接受托派觀點,在黨內成立小組織進行反黨活動,於1929年11月被開除出中國共產黨。1931年5月,被自稱為“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的托派組織推為總書記。1932年10月被國民黨逮捕,1937年8月出獄。1942年病故於四川江津。著有《獨秀文存》等。

  陳獨秀在五四運動前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大力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尊孔復古論調進行瞭有力駁斥,從現代經濟生活和現代倫理關系論述瞭孔教之道不適合於現代生活。他批判瞭封建迷信和儒傢崇拜,宣揚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號召人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積極、進取、戰鬥的人生觀。但是,這時陳獨秀並不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對於各種哲學流派往往兼收並蓄,表現出二元論傾向。在思想方法上,有片面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傾向。在社會歷史觀方面,他的主導思想是庸俗進化論,甚至由此引出鄙視人民群眾的錯誤觀點。

  五四運動以後,陳獨秀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勞動者底覺悟》的演說中,他通俗地闡明瞭“勞動創造世界”、“社會上各項人隻有做工的是臺柱子”等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他在《談政治》一文中擁護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和社會革命論,宣佈“我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傢”。在同基爾特社會主義的鬥爭中,他指出瞭中國的社會主義前途,認為“社會主義要起來代替共和政治,也和當年共和政治起來代替封建制度一樣,按諸新陳代謝的公例,都是不可逃的命運”。在反對無政府主義鬥爭中,他闡明瞭無產階級專政的必然性和歷史作用。但是,這時陳獨秀的思想仍然很龐雜,並不是一個完全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言論和行動,常常暴露出改良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傾向。他甚至荒唐地認為唯物史觀與J.杜威的實用主義並行不悖,企圖勸說胡適相信唯物史觀。

  1923年“二七”罷工失敗以後,陳獨秀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關系作瞭完全錯誤的分析,提出“統帥革命的資產階級,聯合革命的無產階級,實現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這種右傾思想發展成為嚴重的右傾投降主義,放棄無產階級對於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放棄對於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采取妥協投降政策,使革命在敵人突然襲擊下遭到慘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