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上座部三藏典籍律、經、論疏釋的總稱。原為僧伽羅文,包括《大義疏》等古代僧伽羅沙門的著述共28種。西元5~6世紀時,由佛音、法護、近軍、佛授、大名等人譯編為用僧伽羅字母寫定的巴厘語本,現存24種。

  有律藏:①律藏疏釋──《一切善見》;②波羅提木叉疏釋──《解惑棄疑》,又名《戒本疏》。

  經藏:③長部諸經疏釋──《吉祥悅美》;④中部諸經疏釋──《猶豫排斥》;⑤相應部諸經疏釋──《真義義闡明》;⑥增支部諸經疏釋──《欣求滿足》。

  小部諸經疏釋:⑦小誦經疏釋──《勝義顯揚》;⑧法句經疏釋──《法句義疏》;⑨自說經疏釋──《勝義解明》;⑩本事經疏釋──《勝義解明》;⑪經集疏釋──《勝義顯揚》;⑫天宮事疏釋──《勝義解明》;⑬餓鬼事疏釋──《勝義解明》;⑭長老偈疏釋──《勝義解明》;⑮長老尼偈疏釋──《勝義解明》;⑯本生經疏釋──《本生經疏》;⑰義釋經疏釋──《正法開闡》;⑱無礙辯道疏釋──《正法闡明》;⑲譬喻經疏釋──《凈人悅美》;⑳諸佛譜系疏釋──《妙義悅美》;縞行藏疏釋──《勝義解明》。

  論藏:鷚法聚疏釋──《義秀俊逸》;墆分別疏釋──《排難解紛》;葜五論疏釋(論事、人說、界論、雙對、發趣)──《五論疏》。

  上座部佛教由斯裡蘭卡輾轉流佈至東南亞各國和中國雲南省西南地區之後,其經典和疏釋亦隨之一同流傳,並被轉寫成泰文、緬甸文、高棉文、老撾文以及3種傣文字母的巴利音寫本。這些著述基本上概括瞭南方上座部佛教律、經、論的詳盡註解,加上佛音所著的《清凈道論》,形成瞭一大部完整的上座部佛教叢書,它不僅是在大寺派的傳統基礎上闡述瞭上座部佛教的教義,還保存瞭大量有關古代斯裡蘭卡歷史的重要史實,是研究上座部佛教哲學思想的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