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階級、階層、政黨、民族、國傢和政治力量之間圍繞著政治權力所進行的鬥爭。它是階級鬥爭的高級形式。核心是國傢政權問題,即統治階級要保持統治地位,被統治階級要爭得統治地位。政治鬥爭有時也指一定階級、階層內部不同政治集團和政治派別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政治鬥爭通常與經濟鬥爭、思想鬥爭結合進行,是各種鬥爭的中心環節。一個階級的根本經濟利益,隻有通過政治鬥爭才能最終實現。隨著階級矛盾尖銳化,並逐步發展為全國性的、全民族的鬥爭,必然會會成為政治鬥爭;當階級鬥爭不僅在政治范圍內展開,而且圍繞國傢政權這個根本問題進行時,才是充分發展的階級鬥爭。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政治鬥爭的方式有武裝的,也有和平的;有公開的,也有秘密的;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鬥爭的具體形式有:政治罷工、遊行示威、議會鬥爭等。武裝鬥爭是政治鬥爭,也是整個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政治鬥爭是無產階級階級鬥爭的基本形式。無產階級政治鬥爭的根本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打碎舊的國傢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當傢作主的政權。無產階級的政治鬥爭必須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從本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正確的鬥爭路線和策略,才能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後,政治鬥爭的主要任務是同被推翻的剝削階級的破壞和反抗作鬥爭,防禦國外敵人可能的侵略和顛覆,防止國內外敵對勢力實行和平演變,鞏固無產階級政權,維護民族團結、國傢統一和安全,發展對外關系。在社會主義中國,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經被消滅瞭,政治鬥爭的形勢和條件發生瞭巨大變化。但剝削階級的殘餘還存在,還會產生新的反革命分子和犯罪分子,國際敵對勢力還不斷進行滲透、顛覆與和平演變活動,因此圍繞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政治鬥爭還會長期存在,在一定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圍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政治鬥爭,中心問題仍然是政權問題,即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傢政權還是改變這個政權的性質的鬥爭問題。另一方面,這種政治鬥爭又大量地經常地表現為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理論鬥爭。在意識形態領域,大量的矛盾屬於人民內部的思想認識問題,要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思想認識問題采取擺事實、講道理、民主討論的方法,達到弄清思想、加強團結的目的。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隨著階級的最終消滅,共產主義的實現和國傢的消亡,政治鬥爭也將完成其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