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鳩魯

  古希臘思想傢。生於薩莫斯島一個鄉村教師傢庭。父母是雅典人。早年研究哲學,曾在小亞細亞地區傳授自己的哲學觀點。18歲到雅典。西元前306年,在雅典創辦一所學園,直至逝世。一生著述甚豐,保留下來的僅有《論自然》等殘篇和3封書信信。

  伊壁鳩魯的政治思想以倫理學說為起點。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快樂這一最高的善。但快樂並不等於縱欲或肉體上的無度享受,而是指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為達到這一目的,首先必須排除對神和死亡的恐懼,同時要從毫無益處的公共生活中隱退下來,盡量擺脫政治、離群索居。與古希臘的傳統觀念相反,伊壁鳩魯持個人主義國傢觀。他認為,人類不是天生的社會動物和政治動物,從本質上講,人都是自私的,隻會謀求自身利益,沒有群居生活的傾向。隻是因為人們害怕他人以同樣的自私行為危害自己的快樂,才通過互相約定,達成有效的妥協,采取一套尊重別人權利和使自己的權利同樣免受侵害的方案。國傢與法律正是這種契約的產物,但並非從來就有。它們的價值隻在於保障個人的自由和安全。對於這樣的國傢與法律,人們應服從它,不論它采用何種形式。相反,人們應極力避免不能保障個人自由和安全的國傢與法律的紛擾。由此,他反對專橫政治,反對馬其頓帝國的統治。伊壁鳩魯還將建立國傢的契約與“公正”聯系起來考察,認為沒有獨立存在的、永恒的公正。在任何地點、時間,隻要有一個防范彼此傷害的約定,公正就成立瞭。那些不能相約彼此不傷害的動物,是沒有公正或不公正的。

  伊壁鳩魯對後世最具影響的政治思想是樂利思想,他還是最早提出社會契約觀點的思想傢,當然這種觀點在當時還處於萌芽狀態,到瞭近代才得到瞭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