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的階級本質。它表明社會各階級在國傢中的地位。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傢是階級壓迫的工具,是一定階級的專政。歷史上的國傢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剝削階級專政的國傢,包括奴隸主階級專政的國傢、封建地主階級專政的國傢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傢;另一種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傢。不同階級的專政形成瞭不同的國體。國體決定政體,並通過政體來體現。

  國體歸根結柢是由社會生產方式的性質決定的。因為國傢總是那個最強大的、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國傢傢。這個階級需要借助手中掌握的國傢機器,鞏固有利於自己的經濟基礎。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導致社會生產方式改變時,國體遲早會隨之改變。例如資產階級革命使封建主階級專政轉變為資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革命使資產階級專政轉變為無產階級專政等。在同一類型的國傢裡,由於階級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不盡相同,也可能出現多種模式的國體。例如資產階級國傢,有的可能是大資產階級專政,有的可能是中產階級專政,有的可能是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的聯合專政,等等。工人階級領導的政權也是如此,有的是無產階級專政,有的是人民民主專政,有的是工農民主專政等。

  資產階級專政是少數剝削者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的統治,所以,資產階級往往回避社會各階級在國傢中的地位問題,聲稱它們的國傢為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傢,以便麻痹勞動人民,有利於自己的統治。而社會主義國傢是人民當傢作主的國傢,所以在憲法或執政黨的綱領裡如實地說明本國的國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傢”。這就是中國現階段的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