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起皮膚上有膿頭為特徵的一類疽證。為外科常見的較為嚴重的疾病,相當於西醫的“癰”。初起膿頭呈粟粒樣,焮熱紅腫脹痛,易向深部及四周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由於膿液一時不易暢泄,而向周圍蔓延擴大,故範圍常超過9釐米,有的甚至大於30釐米。凡皮膚較厚的堅韌之處都可發生,以成年後、中年和老年者為多。一般發於項後、背部者,常不易透膿,內陷變證較多,故病情較重;發於四肢者,容易透膿,內陷變證少見,故病情較輕。本病由於發生部位不同而名稱各異,如生於腦腦後(項後)的叫腦疽;生於背部的叫發背疽,生於膻中穴的叫膻中疽;生於少腹的叫少腹疽等。但其病因證治基本一致。

  病因及臨床表現 有頭疽多由於感受風溫濕熱之毒,以致經絡阻隔,毒邪凝聚而生;或由於情志內傷,氣鬱化火,勞傷腎精,火邪熾盛;或由於恣食厚味,脾胃失運,濕熱火毒內生而致。總之,本病的病因病機為外感風溫、濕熱,內有臟腑蘊毒,凝聚肌表,以致氣血凝滯,經絡阻隔。若素體虛弱,則更易發病,如消渴(糖尿病)患者常並發本病。又如陰虛之體,每因水虧火熾,而使熱毒蘊結更甚;氣血虛弱者,每因毒滯難化,不能托毒外出。常致病情加劇。

  本病臨床表現分為初期、潰膿、收口三期和實證、虛證兩類。其中以實證最為多見。本病在初期,實證者患部起一腫塊,上有粟粒狀膿頭,腫塊漸向周圍擴大,膿頭相繼增多,色紅灼熱,高腫疼痛,伴有寒熱頭痛、納呆、苔薄白或黃、脈滑數等。虛證又分陰虛火熾型和氣血兩虛型。前者瘡形平塌,根盤散漫,瘡色紫滯,灼熱疼痛,伴有高熱、唇燥口幹、納呆、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細數等,多見於老年瘦弱者;後者瘡形平塌散漫,瘡色晦黯,伴有發熱但熱不高、神疲、面色蒼白、舌淡紅苔白膩、脈數無力,多見於老年肥胖者。發病兩周左右進入潰膿期,實證者瘡面逐漸化腐潰爛,形似蜂窩,腫塊范圍常超過10厘米,此時高熱口渴,便秘尿赤,如膿液逐漸暢泄,腐肉脫落,則腫痛及全身癥狀隨之減消。虛證者化膿遲緩,潰出膿水稀薄,腐肉難脫,腫硬不消,瘡面不紅活。發病約4周進入收口期,實證者膿液漸盡,腐肉脫落,肉芽紅活,生長較快,逐漸愈合。虛證者瘡面色暗,生長遲緩,甚至瘡口形成空殼,久不收口。

  治療及預後 有頭疽的初期治療最為重要,若治療恰當,能加速痊愈。治療實證宜和營托毒、清熱利濕,用仙方活命飲加減。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枳實;小便短赤者加車前子、萆薢;熱毒熾盛者加黃連、板藍根。陰虛火熾者宜滋陰生津、清熱托毒,用竹葉黃芪湯加減。氣血兩虛者宜扶正托毒,用托裡消毒散加減。外治均用金黃膏加千捶膏外敷。潰膿期的內治與初期相仿,但外治宜提膿祛腐,不論虛實,均在上述外用藥中加摻八二丹;若膿水稀薄灰緣,改用七三丹;若腐肉阻塞,膿液積蓄難出而有波動時,可作十字形切開引流。收口期一般不需內治,但氣血兩虛,瘡口愈合遲緩的,宜調補氣血,用十全大補湯。外治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敷。若瘡口有胬肉交突,用平胬丹、白玉膏;或剪除胬肉,再用生肌收口藥;若瘡口有空腔,皮膚與新肉一時不能粘合,可用墊棉法;如無效時,則應手術擴創。

  有頭疽為瘡瘍中的重證,但若患者正氣尚盛,醫治及時恰當,一般預後良好;反之,則可在病程中兼見神昏譫語,氣息急促等嚴重的全身癥狀為並發疽毒內陷,治療則較為困難,甚或預後不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