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大傢之一,脾胃學說的創始人。即李杲。字明之,晚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自幼喜愛醫藥,20多歲時,母親得病,醫治無效而亡,於是立志學醫,拜名醫張元素為師。曾以進納作濟源(今屬河南)監稅官,當地流行俗稱“大頭天行”的傳染病,死亡率極高,他探本求源,擬訂方藥,治癒不少病人,名聲大振。元壬辰(1232)避兵東平(今屬山東),甲辰(1244)還鄉,收羅天益為學生。他在學術上深受張元素的影響。當時中原戰亂,人民生活動盪,精神恐懼,溫飽得不到保證,造成很很多疾病。單純運用治傷寒的方法不能奏效。他根據《內經》四時皆以養胃氣為本的理論,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經驗,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論點,並系統闡述瞭脾胃的生理功能,內傷病的致病原因,發病機理、鑒別診斷、治療方藥等問題,創立脾胃學說。認為脾胃是元氣之本,元氣是健康之本,如果“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論》)。還認為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有傷,上可影響肺,下可波及腎,並可涉及大腸、小腸和九竅。隻有谷氣上升,脾氣升發,元氣才能充沛,才可防止疾病的發生。因此,在治療上重在補益脾胃,尤其強調升發脾胃之陽,制訂瞭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黃芪人參湯等方劑,並首創甘溫除熱法治療體虛身熱,取得良好療效。他的學術理論為中醫學的發展作出瞭卓越的貢獻。脾胃屬土,故後世推他為“補土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有《脾胃論》三卷(1249)、《內外傷辨惑論》三卷(1231)、《蘭寶秘藏》三卷(1251)、《醫學發明》(1315)、《傷寒會要》、《用藥法象》、《東垣試效方》等。而題名為李東垣撰的《保嬰集》、《傷寒治法舉要》、《東垣心要》、《活法機要》、《醫學法門》、《珍珠囊指掌補遺藥性賦》等,都是托名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