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起或促使嘔吐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見表)。又稱催吐藥。

常用湧吐藥

  功用 湧吐藥可使人體上部如咽喉、胸脘所停留的痰涎、宿食、毒物等吐出,達到治病的目目的。有的湧吐藥還兼有利濕退黃、祛痰截瘧、燥濕祛腐、殺蟲止癢等功效。

  適應證 主要用於宿食停滯不化的胃脘脹痛,痰涎壅塞的咽喉梗阻,呼吸困難,痰濁上蒙清竅的中風昏迷或癲癇狂亂,以及誤食毒物停留胃中。有些藥物還可用於濕熱黃疸、痰濕瘧疾,疥癬禿瘡以及風眼赤爛、痔瘡等證。常用藥有瓜蒂、常山、膽礬、藜蘆、蜀漆等。

  用藥註意 湧吐藥有較劇烈的毒副作用,且有損胃氣,隻可用於急救或暫服,不可過量服用,以免引起中毒;身體虛弱、老人、小兒、婦女胎前產後、以及素有心悸、高血壓眩暈、肺結核咳血者慎用。停藥後如連續嘔吐不止,可酌情服用止吐藥解救。

  現代研究 多數湧吐者都是由於刺激胃壁,引起神經反射,興奮嘔吐中樞引起嘔吐。瓜蒂含甜瓜素,除有催吐作用外,以瓜蒂水浸液或研粉吹鼻治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有效。從瓜蒂中提取的葫蘆素E、D對遷延型肝炎、慢性肝炎在改善癥狀、回縮肝脾、退黃及降低轉氨酶方面有一定效果。常山能迅速控制瘧疾癥狀和清除血中的瘧原蟲,但維持時間短,易復發。蜀漆的抗瘧作用優於常山。藜蘆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但同時可伴有心率減慢,呼吸減弱。目前臨床使用湧吐藥主要用於食物中毒解救,又可用於神經官能癥,喉中痰聲漉漉,舌苔厚膩,時時欲吐者。湧吐藥還廣泛用於肝炎、瘧疾、癰腫、痔瘡、疥癬、骨折等的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