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骨傷科醫傢。懸吊法治療壓縮性脊柱骨折創始人。字達齋。南豐(今屬江西)人。五世業醫,自稱其曾祖雲山曾遊東京,得漢代名醫董奉25世醫方,由是精於大方脈。他自幼習醫,臨床經驗豐富,曾任南豐醫學教授。為總結傢學經驗,自天曆三年(1330)到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醫得效方》19卷,《四庫全書》本後附《千金方養生書》1卷。全書以總結危氏五世傢傳經驗及收集名醫效方為主要內容,計有大方脈科、小方脈科、風科、產科、婦人雜病、眼科、口齒咽喉科、正骨金瘡科等。其中於骨骨傷科的論述尤為精湛,對後世正骨科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他在前人應用川烏、草烏等作為全身麻醉藥的基礎上,創用瞭追加使用曼陀羅花的全身麻醉法,強調應根據病人體質、年齡、有無出血等具體情況掌握用藥量,從而提高瞭麻醉效果及其準確性。他對四肢骨折、關節脫臼、跌打損傷等手法治療所論詳細。如對治療壓縮性脊柱骨折所創用的懸吊復位法,完全符合“俯臥拽伸”的治療原則,適用於穩定曲屈型脊柱骨折的治療;為加強脊柱骨折的固定效果,首次提出以桑白皮與杉木板並用的方法,並強調“莫令屈”的治療原則等,都具有科學性。

  危亦林生活在北方蒙古族崛起的時期,當時疆土擴拓,橫跨亞歐兩洲,各民族間的接觸日趨頻繁,促進瞭中西文化的交流,特別是中國傳統醫學與多種不同少數民族醫學體系的互相交流,對元代骨傷科的進步與發展,對他的骨傷科成就,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