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皮下脂肪組織或肌肉中的腫瘤。如明代《瘍料選粹》謂“若自肌肉腫起,按之實軟,名曰肉瘤”。明代《外科正宗》描述其特點:“肉瘤者,軟若綿,腫似饅,皮色不變,不緊不寬。”可見中醫的所謂肉瘤為良性脂肪瘤和纖維肌瘤,與來自間葉組織、淋巴組織、網狀組織和骨骼的惡性腫瘤--肉瘤,是截然不同的。肉瘤的發生多為思慮過度或飲食勞倦,鬱結傷脾,脾氣不行,津液聚而為痰,痰氣鬱結為腫。

  肉瘤的瘤體位於皮下脂肪或肌肉中,好發於肩背、臂等處,一般為為單發,偶有多發,數目不等,大小不一,柔軟如綿或如饅,有的按之可壓扁、推之可移動,皮色如常,亦無疼痛,大部分肉瘤長大到一定程度後,常停止發展。

  肉瘤的治療,初起小者可外敷消瘤二反膏,瘤體大者可手術摘除,多發性者可內服中藥,以健脾化痰、疏氣散結為主,常用十全流氣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