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陽虧虛,溫化不足,臨床以脘腹冷痛,肢冷,泄瀉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泄瀉、痢疾、胃脘痛、水腫,以及西醫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潰瘍病、慢性腎炎等疾病。

  金元時期李東垣以脾胃陽氣不足為立論依據,自創升陽益胃湯、補中益氣湯、沉香溫胃丸等有效方劑。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載脾陽虛的各種證治案例。

  脾陽虛證多因平素過食生冷寒涼損傷脾陽,或久病損傷脾胃陽氣,或寒濕之邪困阻脾胃損傷脾陽所致。由由於陽虛易生內寒,出現畏寒肢冷等寒象,故又稱“脾虛寒證”、“中焦虛寒證”。

  脾陽虛的臨床表現為脘腹疼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喜熱飲,大便清稀,小便量少,倦怠神疲,納食減少,或泛吐清涎,或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而清稀,舌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滑,脈沉弱。脾陽不足不得溫煦脘腹四肢,則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寒得熱散,故疼痛得溫則減,且喜熱飲。脾陽不足,運化水谷精微及水濕作用減弱,水濕不化清濁不分,故大便清稀,小便量少,或浮腫,帶下增多。脾陽不足,胃陽亦虛,故納食減少,泛吐清涎;氣與陽同類,陽氣不足,則倦怠神疲。脾陽虛是脾氣虛進一步發展的結果。脾氣虛失治誤治,氣虛嚴重,累及於陽,即可形成脾陽虛證,兩者臨床均有神疲倦怠,納食減少等表現,但脾陽虛因陽氣不足,失於溫煦,往往伴有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寒象。

  脾陽虛證的治療原則是溫中健脾。臨床常用理中湯、實脾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