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化妝品影響人體健康而提出的要求和衛生措施。化妝品大部分由多種化學物質配製而成。品質合格的化妝品,對皮膚具有滋潤營養、清潔除垢、散發香味以起到美容的作用。衛生品質不合格的化妝品使用後會帶來不良影響;如某些化妝品中酸、堿、鉛、汞、砷等有害物質的殘留超過一定的標準時,塗抹在皮膚表面後,若皮膚暴露在日光的紫外線下,這些成分就會起化學變化,導致光照性皮炎,面部奇癢、紅腫或色素沉著。有些用工業原料製成的唇膏中含有毒物質氧化鉻,塗用後會隨唾液或食品吞咽下去,長期使使用對人體內臟器官及造血功能有影響。有些化妝品雖不含有害化學物質殘留,但所用原料本身的病菌含量過高,使用後也可能引起皮膚感染或過敏。染發劑含苯胺類,加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後,塗在頭發上可使蛋白質變性,形成各種不同的顏色。美國約有2500萬人(其中多為婦女)染發。染發劑與腫瘤發生的關系有爭論,一部分學者認為染發劑與人類腫瘤的發生無關,因無直接證據,但有報道,氧化型永久性染發劑中90%(150/169)有致突變性,其中少數經動物實驗證明可以誘發腫瘤,經皮膚吸收也可引起中毒。流行學研究資料表明,長期使用或職業接觸染發劑與某些腫瘤的發生有關,如長期染發的絕經期婦女中乳腺癌患者的比例甚高。曾對女美容師作的死亡統計分析,排除年齡、種族、吸煙等因素後發現,被調查的女美容師中各種腫瘤的發生率均較高,肺癌更為明顯。美國報道,在接觸染發劑苯胺的理發師和美容師中膀胱癌的發病率較高。

  另外,還必須指出:人的膚色與種族、遺傳因素等有很大關系。

  人的皮膚表皮基底細胞層中有黑素細胞,黑素細胞含有酪氨酸酶,可以氧化酪氨酸而形成黑素小體,這種細胞顆粒是決定膚色的關鍵因素,不是任何化妝品可以改變的,一些被廣告中聲稱有“增白”和“祛斑”等作用的化妝品,說穿瞭是對膚色的暫時遮蓋而已。隨著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中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也會逐漸老化失去彈性,任何化妝品均不能使皮膚這種衰老過程逆轉,即使對加有維生素 A酸類的抗皺霜療效型化妝品,使用後充其量也隻是在一定程度上使皺紋減輕,但絕不會使之消失。總之,使用化妝品可以美容,但這是暫時的,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化妝品使用後可以永葆青春。

  化妝品的化學組成和分類 中國國內市售的化妝品中,國產者使用200多種化工原料,進口者使用500種化工原料。化妝品的化學成分主要是油酯、蠟、脂肪酸、醇類、乳化劑、防腐劑(醛類)、香精、有機溶劑、水解蛋白鹽、酸、堿、無機鹽類等,有些化妝品中還加入一定量的營養滋補品和藥品(包括中藥,甚至激素)。化妝品的品種繁多,尚無明確統一的分類標準。大致可分為護膚、護發、美容及療效四大型化妝品。

  化妝品的衛生管理法規 一般化妝品生產工藝設備比較簡單,投資較小,市場需求量大,投資見效快,所以品種多,競爭性也大。不合格的化妝品也容易流入市場。為瞭維護消費者利益,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對化妝品的生產和銷售必須要有衛生檢驗標準。化妝品的衛生檢驗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原料選用規格的規定、有害有毒物殘留量的測定、微生物含量及毒理學指標(見表)。其中有些衛生檢驗標準的具體數據要求與藥品、食品相似。

國外化妝品生產衛生檢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