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一世

  即拿破崙·波拿巴。法國政治傢和軍事傢,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 (1799~1804),法蘭西人皇帝(1804~1814,1815)。1769年8月15日生於科西嘉島阿雅丘。父親C.M.波拿巴是律師。1768年科西嘉島島歸屬法國後加入法國籍。1778年年底到法國歐坦中學就學,次年5月轉入佈列訥軍事學校。1784年10月,進巴黎軍事學校,專攻炮兵學。1785年9月畢業任炮兵少尉,在法國南部瓦朗斯城的炮兵團服務。1788年隨團開赴歐克索訥城。在學校和服役期間,熟讀啟蒙學者伏爾泰、J.-J.盧梭等人的著作,並與當時著名學者G.-T.-F.de雷納爾有通信往來。法國大革命爆發後,1789年9月至1793年6月,3次回科西嘉,開展支持法國革命的運動。1793年8月底發表《博蓋爾晚餐》一文,宣稱支持雅各賓政府。1793年9月晉升少校,出任土倫炮兵副指揮。在戰役中,擊敗英軍,將英軍趕出土倫,備受M.F.M.I.de羅伯斯比爾贊賞。雅各賓政府破格授予他準將軍銜。1794年2月被任命為意大利軍團炮兵指揮。1794年熱月政變後羅伯斯比爾倒臺,拿破侖·波拿巴被視為羅伯斯比爾的黨羽,於8月9日被捕。8月20日獲釋,退職賦閑。1795年葡月13日 (10月5日)在鎮壓王黨暴亂中贏得聲譽,10月16日擢升少將。26日擔任內防軍司令兼巴黎衛戍司令。1796年3月2日,督政府任命他為意大利軍團司令,3月11日,開赴前線。以裝備低劣的3萬軍隊戰勝瞭實力強大的奧地利、撒丁聯軍,1797年進軍維也納,迫使奧地利簽訂《坎波福爾米奧和約》,粉碎瞭第1次反法聯盟。1798年春,督政府批準他的遠征埃及計劃,委任他為東方軍團司令。同年5月19日,拿破侖·波拿巴遠征艦隊由土倫出發,7月1日在埃及亞歷山大港登陸,控制瞭埃及。8月1日在尼羅河戰役中他的艦隊被英國納爾遜艦隊殲滅,征服敘利亞的企圖也遭到失敗。1799年10月16日拿破侖·波拿巴返回巴黎。在多數督政官的支持下,依靠資產階級和部分軍隊的力量,於1799年11月9~10日發動霧月政變。12月頒佈共和八年憲法。1799年12月至1804年5月建立執政府統治,自任第一執政,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侖·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侖一世。

  拿破侖一世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以他為主席的參政院,取消選舉產生的地方自治制度。郡守、縣長和市長均由中央政府任命,國民議會機關的權力被削弱,保民院、立法院和元老院均無權獨立決定國傢立法。1802年他同羅馬教皇簽訂“政教協議”,確立宗教和平。1804年頒佈民法典,1807年頒佈商法典,1810年頒佈刑法典,建立資產階級法律規范。1800年創辦法蘭西銀行,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同時加強報刊審查制度。對雅各賓派的激進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的風潮以及王黨分子的叛亂活動一概加以鎮壓。他越來越傾向於同封建舊勢力妥協;允許逃亡貴族回國,發還尚未出售的地產。分封新貴族,變相恢復世襲產業,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與宮廷儀式。

  拿破侖一世執政後向英國和奧地利發出和平呼籲,遭到拒絕便進行瞭馬倫戈(1800)、奧斯特利茨(1805)、耶拿-奧爾施泰特(1806)、弗裡德蘭(1807)等戰役並取得重大勝利,粉碎瞭第2、3、4次反法聯盟,確立瞭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拿破侖一世兼任意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他的軍隊占領瞭從漢堡到柯尼斯堡的歐洲北部沿岸地區。拿破侖一世權力達到高峰。

  無限的權力和征服整個歐洲的野心促使他作出一系列狂妄的決策:1806年11月20日頒佈大陸封鎖令,對英國實行全面封鎖;1807年11月占領葡萄牙,引起1808~1814年的反抗拿破侖一世的西班牙戰爭。為瞭制服俄國,1812年6月悍然進軍俄國,9月初兵臨莫斯科。一周後,俄軍總司令М.И.庫圖佐夫棄城而走,實行“焦土”政策,由於嚴冬早至,拿破侖一世幾全軍覆滅。12月18日,拿破侖一世先於大軍匆匆返國。侵俄戰爭的失敗促使形成新的歐洲反法聯盟。1813年10月15~18日萊比錫會戰後,戰場轉移到法國本土。1814年3月31日聯軍攻陷巴黎,4月6日,拿破侖一世退位,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仍保留皇帝稱號。

  1815年3月1日,拿破侖一世帶領一隊衛士冒險渡海,3 月20日在法國本土登陸,沿途兵不血刃、順利抵達巴黎,再次登上皇位,開始“百日”統治(1815年3月20~6月22日)。與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組成的第7次反法聯軍作戰,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戰敗。6月22日拿破侖一世第二次退位,被囚禁在大西洋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在該島病逝。1840年12月,拿破侖一世遺骨運回巴黎,1861年4月拿破侖一世靈柩被安置在巴黎殘老軍人院的圓頂大堂。

  拿破侖一世留下大最口述的回憶錄。有《拿破侖一世書信集》(32卷)和多種聖赫勒拿回憶錄版本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