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裏

  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省督,阿裏王朝(1805~1952)的奠基者。原系阿爾巴尼亞人。生於希臘卡瓦拉。1799年和1801年兩次隨土軍與入侵埃及的法軍作戰。1805年借助埃及人民的支持,成為埃及總督。

  穆罕默德·阿裡為瞭建設一個阿拉伯人的帝國而進行瞭各種改革。政治上,消滅地方割據的馬木留克勢力,統一瞭全國。經濟上,廢除包稅制,沒收馬木留克的全部土地和長老的部分土地,將其賜給臣下和子女,或分成小塊租給農民耕種,註重興修水利,推廣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對農業、手工業生產和銷售實行嚴格管理和監督;從西歐進口機器,聘請技師,創辦以軍事工業為主的第一批近代機器工業,同時開展對外貿易。軍事上,重建陸軍,創辦海軍,1839年擁有陸軍23萬餘人,海軍1.5萬人,戰艦32艘,成為地中海東部強國。文化上,開辦各類專科學校,選派留學生出國,翻譯科技書籍。這些措施代表瞭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是在保留封建農奴制基礎上的改革。它促使長期落後的工農業生產獲得發展,為捍衛民族獨立創造瞭必要條件。使埃及實際上贏得瞭獨立。穆罕默德·阿裡在1811年後,參與鎮壓阿拉伯半島瓦哈比派的起義,並入侵蘇丹,後又卷入鎮壓希臘人民的起義。在1838~1841年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於1839年6月的色吉佈戰役中徹底敗北其海軍也向穆罕默德·阿裡投誠,導致他占領巴勒斯坦、敘利亞及土耳其部分領土,逼近伊斯坦佈爾,建立起一個地跨非、亞兩洲的帝國。但這些戰爭也耗盡瞭埃及資財,大批士兵喪命,並引起各地人民的反抗和鬥爭。1840年,英、俄、奧、普、土5國召開倫敦會議,以武力脅迫穆罕默德·阿裡從國外撤回全部軍隊,僅保留埃及省督的世襲權和蘇丹地區的終身管轄權;大量裁軍;取消各項產品的專賣權,降低關稅,準許外國商人自由經商。穆罕默德·阿裡改革最後失敗。1848年遜位於其長子易卜拉欣。1849年卒於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