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前南京金陵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培養研究生的機構。該班吸收大學文、史、哲學科的畢業生入學研究,旨在造就高級國學專門人才,為當時東南地區各大學之首創。第一期於1934年秋季開辦,招收學生十六名(其中女生六名)。按該班章程,學生入學後,各人自選一課題,然後收集資料,進行專題研究。文學院指定學有專長的導師加以指導。曾擔任該班導師的有:胡小石、黃季剛、汪東、胡翔令、吳瞿安、劉衡如、劉繼萱等,皆為當時知名學者。導師為學生開設專修課,如老子、劉章史學、程瑤田考古學、、史漢文學、二窗詞釋、李懷民重訂中晚唐主客圖等,並聘請校外名傢作專題講座,如佛學大師歐陽競無曾為該班作何為佛法之究竟目的的學術講座。研究班力戒浮躁學風,深得東南學界稱道。學生的研究論文分為小學、史學、文學三種,匯編為叢刊。研究班共辦兩期,每期學習期限為一年。畢業學生共三十人,大都任教於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