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女真族的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有時作為女真人戶的代稱,或作官稱。猛安,又譯萌眼;謀克,又譯毛毛可、毛克。《金史·兵志》記女真初起時,“其部長曰孛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它們是原始社會後期由於征掠、圍獵的需要而設的軍事首領,隨後發展為固定的軍事組織,猛安謀克作為軍事編制單位,其人數實際上多少不定。金國建立的前一年(1114),金太祖始定制以三百戶為謀克,謀克十為猛安。金初,女真統治者曾一度把收降的契丹丹、渤海和漢人置為猛安、謀克。天會二年(1124),攻占平州之後,改變制度,諸部降人置長吏,從漢官之號。大概在天會十一年左右,與廢齊國的同時,金統治者創行屯田軍,將在東北地區的女真猛安謀克徙入內地。它們自成組織,築寨於村落之間,不屬州縣,計其戶口,授以官田。這種屯田猛安謀克人戶實際上是以女真人充任的世襲職業軍戶。金海陵王時曾把在上京的猛安謀克大批南遷,金世宗時續有遷徙,廣泛地分佈在中都附近及河北、山東等地。猛安勃極烈、謀克勃極烈也常常簡稱猛安、謀克。按金朝官制:猛安從四品,掌修理軍務,訓練武藝,勸課農桑,並同諸防禦州的防禦使一樣,負有“防捍不虞,禦制盜賊”的任務。謀克從五品,掌撫輯軍戶,訓練武藝,並負有除不管理常平倉之外縣令所有的職權。猛安謀克之官號或克世襲。謀克之下分設村寨,五十戶以上設寨使一人,以按比戶口,催督賦役。猛安謀克人戶平時在訓練之餘,從事農業生產。有戰事則丁壯接受征發,自置鞍馬器械出征;其傢口仍留傢生產。據大定二十三年(1183)的統計,共有猛安二百零二,謀克一千八百七十八,共為戶六十一萬五千六百二十四,口六百一十五萬八千六百三十六。在這個人口數中,正口計四百八十一萬二千六百一十九,奴婢口一百三十四萬五千九百六十七。占田總計一百六十九萬零三百八十餘頃。分散各地的女真猛安謀克戶往往將所受田土租與漢人佃農耕作,收取地租,甚至恃勢搶占民田,猛安謀克不事生產又疏於訓練,戰鬥力逐漸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