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君主、天主教羅馬主教的最高稱號。因駐地為羅馬,故又稱羅馬教皇。據《教廷指南》,教皇全銜為羅馬主教、耶穌基督在世上的代表、首席使徒的後繼人、西方教會最高教宗、西方牧首、義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樞機主教和都主教,梵蒂岡城國元首。根據天主教教義,教皇是眾使徒之首彼得的後繼人。

  西元2世紀主教制產生後,所有主教均被稱為教皇。羅馬主教因駐在羅馬帝國都城,政治、經濟勢力最大。5世紀,由於英諾森一世(401~417在位)和利奧一一世(440~461在位)的努力,羅馬主教逐漸凌駕於其他主教之上,獨占教皇頭銜。吉萊西厄斯一世(492~496在位)首先宣佈教皇在信仰上的權力既獨立於皇帝,又獨立於教會會議,聲稱“教會權力”高於“帝國權力”。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認為教皇是上帝指派的全部教會的首腦,將教皇的影響擴大到自己的轄區以外。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矮子丕平為酬謝教皇對其奪取權力的支持,將奪自拜占廷的羅馬至拉韋納一帶的土地贈給教皇,是為教皇國之始,此後,教皇既為天主教之首,又是擁有世俗權的一國之主,直轄領土達4萬多平方公裡。教皇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時(858~867)出現瞭不經教皇批準不得罷免和選舉主教的理論,教皇成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但其後教廷權力衰落,教皇先後受制於法蘭克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九世(1049~1054在位)之後教皇權力開始恢復。10~11世紀天主教改革的克呂尼運動加強瞭教皇的勢力。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希爾德佈蘭德在1059年的拉特蘭宗教會議後,頒佈教皇選舉法,確定教皇由樞機主教團選舉產生,世俗封建主不得幹預。希爾德佈蘭德於1073年當選教皇,為格列高利七世。克呂尼運動引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在位)與教皇爭奪主教敘任權的鬥爭,結果教皇聲威大振。此後教皇與皇帝間的鬥爭長期不息,1122年締結沃爾姆斯宗教協定之後才告結束。英諾森三世在位期間,教皇權勢極盛,教皇有權廢黜君主,羅馬教廷成為中歐和西歐一切宗教事務和教義問題的最高裁判機構。此後隨著西歐中央集權國傢的形成,教皇權力日漸衰落。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在位)在與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鬥爭中失敗,屈辱而死。1309~1377年教廷遷至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受制於法王。1378~1417年天主教會大分裂達40年之久。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1370~1378在位)利用法國王權在百年戰爭中一度削弱的機會,將駐地遷回羅馬。1378年意大利樞機主教團在羅馬選出格列高利十二世(1406~1415在位)為教皇。法國樞機主教團則選本尼狄克十三世為教皇。1409年3月在意大利比薩召開的宗教會議上,選舉亞歷山大五世為新教皇。但在位的兩個教皇拒絕退位。1410年亞歷山大五世去世,約翰二十三世繼位,形成三個教皇鼎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會議罷黜瞭在位的3個教皇,另選馬丁五世(1417~1431在位)為教皇,教會復歸統一。16世紀,歐洲爆發宗教改革運動,教皇地位進一步削弱。

  在17~19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中,教皇站在反動的封建勢力一邊,在革命浪潮沖擊下,教皇國的領土逐步縮小,1870年並入意大利王國,教皇退居於羅馬西北的梵蒂岡,教皇國之名不再使用。1929年2月21日意大利B.A.A.墨索裡尼政府與教皇庇護十一世(1922~1939在位)簽訂《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傢,其主權屬於教皇,名為梵蒂岡城國。教皇正式承認教皇國滅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後,教皇采取堅決反共立場,曾在許多場合公開譴責共產主義。1949年,教皇庇護十二世(1939~1958在位)把所有信奉和講授共產主義學說的天主教徒開除出教會。教皇約翰·保羅二世(1978~2005在位)於1978年當選後,主張東西方緩和,反對軍備競賽,對外活動十分頻繁,表示要同中國改善關系。1985年11月主持召開特別主教會議,以加強教皇對地方教會的權力。(見彩圖)。2005年來自德國的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當選現任教皇,稱為本篤十六世。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被刺受傷(198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