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國際會議。參加者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И.В.史達林、美國總統F.D.羅斯福和英國首相W.L.S.邱吉爾以及他們的外長和顧問。1943年反法西斯國傢開始反攻,法西斯國傢轉為防禦和退卻,但仍在負隅頑抗。蘇聯政府希望美、英儘快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早日結束戰爭。美國則期待蘇聯參加對日本作戰,以減輕它在太平洋戰場的損失。英國更多地關心它在歐洲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利益。為瞭瞭加強合作和協調對德、日作戰問題,經過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的籌備,召開瞭此次會議。

  會議著重研究在西歐早日開辟第二戰場。蘇聯要求優先討論並落實第二戰場的具體實施。丘吉爾卻堅持其“地中海戰略”,後又提出從西路進入西歐的新方案。羅斯福不贊成英國方案,主張實施西歐登陸。最後會議決定蘇美英三國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發起進攻。為此,美、英軍隊將於1944年5月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而蘇軍將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發動攻勢,以便阻止德軍從東戰場調到西戰場。關於戰後波蘭的邊界問題,會議同意波蘭國土應向西移,即將德國東部的一些地區並入波蘭。三國首腦就戰後德國問題交換瞭意見,決定設立歐洲咨詢委員會研究歐洲問題,同意戰敗後的德國由盟軍分區占領。羅斯福介紹瞭戰後建立維持和平機構(即後來的聯合國組織)的設想。斯大林表示,打敗德國後蘇聯願參加對日作戰。會議秘密簽定瞭《蘇美英三國德黑蘭總協定》。會後發表瞭《關於伊朗的宣言》和《德黑蘭宣言》。《德黑蘭宣言》宣佈三國決心在戰爭方面,以及在戰後的和平方面,進行合作,聲明三國已就從東面、西面和南面進行軍事行動的規模和時間,達成完全的協議。

  德黑蘭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的一次極其重要的國際會議,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產生瞭巨大作用和影響。它是反法西斯同盟團結和壯大的重要標志,是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