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德國武裝佔領奧地利。奧地利共和國地處歐洲心臟地帶,戰略地位重要,是A.希特勒獵取的第一個對象。早在1933年德國間諜就在奧地利活動。1934年7月策動維也納法西斯分子叛亂,刺殺奧首相E.陶爾斐斯。此後,納粹德國顛覆奧政府的活動從未停止。1936年7月11日德國強迫奧地利簽訂《德奧協定》,要奧地利保證在外交政策中將始終按照承認自己是“一個日爾曼國傢”的原則行事,並在秘密條款中規定讓德、奧法西斯黨徒參加奧政府機構。視奧地利為自己勢力力范圍的意大利,對希特勒吞並奧的企圖開始持反對態度。1934年初,B.A.A.墨索裡尼首席外交顧問訪奧時重申,“必須首先保證奧地利的獨立”。墨索裡尼曾下令意軍4個師開赴邊境。後形勢逆轉,意、德日益接近。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墨索裡尼改變瞭在奧地利問題上的立場。1938年2月,英國首相A.N.張伯倫宣稱,當德國占領奧地利時,奧無法指望其他大國的援助。美國駐法大使W.C.佈利特通知德國,華盛頓“完全理解”德改變歐洲地圖的計劃。法國政府也表示無意幹涉奧地利事務。由此,德國更加有恃無恐,加緊瞭吞並奧地利的步伐。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迫使奧總理K.舒施尼格(1897~1977)答應德國以下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義囚禁的全部納粹黨員,任命奧地利納粹分子A.賽斯-英誇特為內務部長兼保安部長,掌握警察權。3月12日,納粹黨徒大肆宣揚“奧政府被共產黨暴徒包圍”,偽造奧政府請德出兵鎮壓騷亂的“緊急請求”,接著,德國軍隊長驅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領瞭奧地利。次日,希特勒到維也納,簽署瞭“德奧合並”的法律,奧國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東方省”。對希特勒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為,西方列強僅僅表示抗議。不久,英、法、美等國又承認瞭德國對奧地利的吞並,分別把駐奧使館改為駐維也納領事館。蘇聯強烈譴責納粹德國的侵略,並建議召開國際會議討論集體對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國傢對蘇聯的建議置之不理。希特勒吞並奧地利,增強瞭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和戰略地位,更加肆無忌憚地實現它的侵略和戰爭計劃。

  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宣佈德國吞並奧地利無效,決定恢復奧的獨立。戰爭結束後,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奧地利。1955年5月四國同奧簽訂《奧地利國傢條約》,奧地利重新贏得主權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