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三大城市。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市區面積1204.4平方公裡,人口296.7萬(1980),黑人和墨西哥人分別占總人口的17%和15%,約1/3居民講西班牙語。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芙麗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裡,人口747.8萬(1980),僅次於紐約大市區。

  城市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中,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衍,平均海拔84米;東北和東南面是聖加佈列爾山和聖安娜山,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宜人,1月平均氣溫13.7℃,7月23.4℃;多晴朗天氣,年降水量僅357毫米,以冬雨為主。流經市區的河流水量不足,城市供水依靠水管取自北面的歐文河和東面的科羅拉多河水庫。

  原為印第安人牧區村落。178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鎮。1822年起由墨西哥管轄。1846年美、墨戰爭後歸屬美國。1850年設市。城市在美國向西移民開發過程中逐步發展。19世紀中期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後,部分移民到此從事農墾,農牧產品貿易成為城市的早期重要經濟活動。19世紀70~80年代,橫貫大陸的南太平洋鐵路和連接中西部的聖菲鐵路先後通達,加以附近地區石油資源的發現和開發,使城市獲得較快發展,1900年人口已逾10萬。20世紀初,通過長距離管道引水,解決瞭城市嚴重的供水問題,城郊農業興旺;人工港的建成,巴拿馬運河的通航和好萊塢電影業的興起,加速瞭城市發展。1940年人口達150萬。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軍火需求刺激現代工業崛起,商業、金融業和旅遊業隨之繁榮,移民激增,城區不斷向四周擴展,成為美國新興的特大城市。

  美國西部最大的工業中心,制造業產值約占加利福尼亞州的1/2,居全國第三位。重化工業發達。飛機制造業居突出地位,大市區1.6萬餘傢工廠企業中,約有2000傢從事飛機及其零部件制造;美國三大飛機制造公司中的洛克希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分設在市區北面的伯班克和西岸的聖莫尼卡,產品兼顧民用和軍用。其次是石油開采、石油加工以及電子儀表、鋼鐵、汽車、造船、化學、橡膠等工業部門。輕工業以服裝、食品、印刷等為主,罐頭食品、女式服裝和運動服生產馳名於世。工業分佈比較分散。大型飛機制造廠建在市區西北和南部;聖佩德羅灣沿岸的長灘是以煉油、造船等為主的綜合性重化工業區;市區以東為輕紡工業區,南郊為電子儀表工業區;東部為鋼鐵工業區,並為城市的動力工業基地,有不少大型發電廠。市區西北的好萊塢集中600多傢電影和電視制片廠。城郊農業發達,盛產蔬菜、柑橘類水果以及乳、蛋、肉類等畜產品。商業和金融、保險業集中大市區從業人員的29%,批發、零售額僅次於紐約和芝加哥,銀行、儲蓄和信貸機構、保險公司等遍及全市。

  美國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主要港區在聖佩德羅灣,由東、西毗鄰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組成。兩港岸線總長74公裡,水深12~18米,潮差不足1.2米,可供18萬噸以下海輪出入;擁有各種專業化碼頭、倉庫和現代化裝卸、冷藏等設施。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3152萬噸和4353萬噸(1981),主要輸出棉花、石油產品、飛機、橡膠和其他工業品,輸入鋼鐵、木材、咖啡及其他原料。美國3條橫貫大陸鐵路幹線的起點,並有南北向鐵路與太平洋沿岸各大城市相連。洛杉磯城區的擴展伴隨公路交通的發展,以高速公路稠密和汽車多著稱於世,但缺乏公共交通系統。大市區內各種道路和停車場占據瞭總面積的1/3,高速公路總長1050公裡,通過高架車道、地道和立交系統與城區街道縱橫交錯;擁有各種汽車480多萬輛(1982),其中小汽車372萬輛,人均擁有量居各大城市之首。汽車排出的廢氣和工業煙塵,在夏秋下沉氣流影響下,常積聚盆地,致使有“煙霧城”之稱。近年采取環保措施,情況已有好轉。大市區內有大、小機場10個,其中位於城西的洛杉磯國際機場,辟有57條航線,1981年起落飛機50.3萬架次,運送旅客3270萬人次,貨物90.4萬噸,為美國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洛杉磯市街道

  洛杉磯為一城鎮群組合體,大而分散。50年代以前城市以向平面發展為主,低平的建築向四周伸延,規定建築高度不超過46米、15層,以防地震。隨著空地減少、地價昂貴和建築技術改進,1957年以來禁令取消,高層建築逐漸興起。現全市40層以上高樓已有8幢,第一州際銀行大樓高261.5米,62層,為全市最高建築物。市區由8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松散地組成。城中心區位於市區東端,以市政廳及其附近的市、縣、州、聯邦行政辦公大樓為主體,有日本人聚居區“小東京”和華人聚居區“中國城”等;其東北即為城市的誕生地,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廣場、街道、商店,帶有濃鬱的墨西哥色彩。城市中心區以西的中區是影、視中心好萊塢所在地,好萊塢大街和橫貫全市的森塞特大街、威爾夏大街穿過本區,高層建築林立,商店、餐廳、夜總會和咖啡館聚集,為全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西區大部分被聖莫尼卡山占據,自60年代初以來,耗資10億美元興建的“世紀城”已初具規模,占地73公頃,為一多功能的綜合性建築群,被稱為“城中之城”。北部聖費爾南多谷地占市區面積1/2,集中1/3人口,是主要住宅區。中南區和東區分別是黑人和墨西哥人聚居地,住房條件較差。南灣區以旅遊勝地海灘著稱,南部洛杉磯港區則是對外貿易的口岸。

  美國西部的文化教育和旅遊中心,有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等著名高等學府。洛杉磯公共圖書館藏書量居全國第三位。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展出從古埃及時代以來的藝術珍品,還有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和工業博物館、美術館以及音樂中心等。有可容9.2萬名觀眾的大型體育場,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在此舉行。市內有210個公園和眾多遊樂休憩場所,占地1600公頃。美國最大的城市公園格裡菲斯公園、名聞世界的迪斯尼遊樂中心、陽光明媚的海灘和濱海動物自然保護區等,每年吸引數以千萬計的國內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