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實際創始人是陳隋之際的智鈒(531~597)。因常住浙江天臺山,故名。天臺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又稱“法華宗”。智鈒註有《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臺三大部。其判教,主張“五時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華經》列為佛的最高最後的說法。其教義主張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顯現,以中、假、空三諦圓融的觀點解釋世界。據說三諦圓融說淵源於印度的《中論》。《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智鈒發揮揮這一觀點,認為一切事物不具有客觀存在的物質基礎,事物(法)隻是因緣和合的假想。因緣是假說的一種關系,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所以說是“空”的。大乘佛教的“空”不等於“不存在”,而是“虛幻不實”意義上的“空”,又被稱為“妙有”。由於它沒有任何質的規定性,所以叫做“假”。“空”和“假”的統一即“中道”。中離不開假和空,空離不開中和假,假也離不開中和空。這即所謂“三諦圓融”。沒有“心”,就沒有瞭一切,即所謂“一念三千”,世界是心所創造的。這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宗教哲學。

天臺宗名剎--國清寺 浙江天臺縣西

  天臺宗上推它的初祖為印度大乘佛教空宗的創始人龍樹(約生活在3世紀),第二祖北齊慧文(535~557),三祖慧思(515~577),四祖智钑,五祖灌頂(561~632),六祖智威(?~680),七祖慧威,八祖玄朗(673~754),九祖湛然(711~782)。以上九代,天臺宗稱為天臺九祖。湛然以下又有瞭分化。9世紀初,日本僧最澄入唐求法,回國後把天臺宗傳到日本,成為後來“日蓮宗”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