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麻喏巴歇王國政治傢、軍事傢。其名含有“聰明的或博學的象”之意。出身平民。原為查耶納加拉王侍衛隊長。1319年,加查·瑪達平定古蒂叛亂,奪回首都,被封為達哈巴迪(Daha為一地名,Patih為官職),後又擢升為戎牙路與諫義裏地區的巴迪。1329年,加查·瑪達殺國王丹查,立王後為女王,自己進升為麻喏巴歇巴迪,1334年任首相。加查·瑪達加強中央集權制度,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與軍事的改革與整頓,並致力於對外擴張。他執政以前麻喏巴歇的疆域僅領有東爪哇和馬馬都拉島。出任首相後,取得對“努珊打拉”的統治權。1343年,率軍征服巴厘。1347年,他委任阿迭多跋摩為末羅遊王以阻止室利佛逝的復興,並迫使蘇門答臘中部和北部的小王國承認麻喏巴歇的宗主國地位。加裡曼丹沿海各小王國(包括文萊)懾於麻喏巴歇的強大威力,亦被迫承認其宗主國地位。1351年,制造甫拔特大屠殺事件,以圖迫使巽達王國臣服。他趁室利佛逝衰落之機在馬六甲海峽沿岸建立若幹統治據點。他還建立一支水軍,以維持對群島的統治和香料貿易的壟斷。

  1364年,加查·瑪達病死。死後被神化,受到崇拜。印度尼西亞早期民族主義者視其為民族英雄。第一所印度尼西亞大學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