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0世紀中亞人納爾沙希所著有關中亞城市史的著作。納爾沙希系佈哈拉附近納爾沙赫村人,943~944年用阿拉伯文寫成《佈哈拉史》,獻給薩曼王朝埃米爾努赫·伊本·納斯爾。1128~1129年古巴維將此書譯成波斯文,作瞭刪節,把歷史續寫到975年。1178~1179年穆罕默德·伊本·祖費爾將此書作瞭縮寫,並根據尼沙普利的《科學寶庫》加以增補。一位無名作者以後又有所補充,第6、第8章提到蒙古征服佈哈拉。

  全書分37章,主要內容容包括:佈哈拉城名稱沿革、城區劃分、周圍渠道及其建立的傳說;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等當地統治者;阿拉伯人的進犯、薩曼王朝的征服與統治;紡織工場、地產、外族富商、貨幣鑄造及土地稅等情況。此書是用阿拉伯文寫成(並譯成波斯文)的河中地區城市史中唯一保存下來的著作,彌足珍貴。書中引用一些罕見文獻與當地傳聞,有的不甚可靠,有的很有價值。盡管在年代與史實上都有些錯誤,但有些不見於其他史料的記載。本書對於語言學、錢幣學、考古學、歷史學研究來說都是珍貴的資料。

  1832年此書的一份抄本首次從佈哈拉帶往歐洲。1874年有的歐洲學者開始全面利用此書進行研究工作。此書1892年由C.斯舍費在巴黎出版。1894年在新佈哈拉石印出版。1897年俄譯本在塔什幹出版。1904年在佈哈拉石印再版。1939年在德黑蘭用波斯文出版。1954年由R.N.弗萊譯成英文,並加註釋,在劍橋出版,校勘時所利用的本子達4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