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舊名君士坦丁堡。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面積254平方公裡,人口277.3萬(1980)。

  世界古老名城之一。西元前658年始建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初名拜占廷;君士坦丁大帝時期(西元306~327)為羅馬帝國的新都,定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市區範圍擴展到金角灣北岸。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始稱伊斯坦佈爾。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遷都安卡拉。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世界唯一地跨兩洲的大城市。

  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工商業和科學文化中心。轉運全國57%的進口和11%的出口貨物。生產全國1/3的工業品,有食品、紡織、印刷、機械、水泥、玻璃、陶瓷、船舶修造等工業。工業大多集中在城市外圍地區、金角灣和馬爾馬拉海沿岸。重要漁港。聯系歐、亞的交通樞紐,來自巴黎的歐洲“東方鐵路”和西亞的巴格達鐵路分別以這裡為終點和起點。1973年建成跨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大橋,兩側交通更為便利。市西30公裡有耶錫爾科伊機場。

  城市由3部分組成:①老城稱伊斯坦佈爾,面積23平方公裡,是城市最古老部分。位於金角灣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有城墻環繞,為人口稠密的住宅區。多歷史文物。有世界著名的蘇丹阿赫默德清真寺和托普卡珀博物館。還有土耳其大學等。現城區已越出老城向西部郊區擴展。②金角灣北岸的貝伊奧盧(加拉塔-佩拉)是重要商業區和教育中心,有技術大學、藝術專科學校以及工程、商業、經濟學校等。有2座大橋跨越金角灣與老城區相通。③於斯屈達爾和卡德柯伊,位於老城對岸的亞洲部分一側,是古“絲綢之路”要站,巴格達鐵路的終點。靠輪渡與老城相連。海達爾帕夏港具有現代化港口設備,有鐵路與公路通往安納托利亞高原。伊斯坦佈爾的港口碼頭分別在以上3個城區。老城的錫克碼頭,有溝通歐、亞兩部分領土的火車與汽車輪渡。貝伊奧盧的加拉塔沿岸有2座碼頭,由於海流沖擊海岸,輪船隻能與海岸平行停靠,泊位有限。卡德柯伊的海達爾帕夏港是幾個碼頭中設備最好的,有一條長1600米的防波堤。

伊斯坦佈爾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