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中國古代著名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約1042~1102),北宋散文傢兼學者,受知於蘇軾,號為“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有《洛陽名園記》傳世。夫趙明誠(1081~1129),宋徽宗初宰相趙挺之(10040~1107)之子,金石考據學傢,初在京城開封任職,父死後閑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達十年之久,後歷任萊州(今山東掖縣)、淄州(今山東淄博西南)知州。李清照自建中靖國元年(1101)結婚後,協助趙明誠編撰《金石錄》,收集瞭大量的金石文物和圖書,夫婦詩詞唱和,過著平靜悠閑的生活。李清照是“婉約派”的正宗詞人,講究音韻、格律,所作詞除部分描寫自然景色外,以抒情為主要內容。“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等著名詞句,就是這時期她的生活寫照。靖康元年(1126),金軍南侵,李清照夫婦先後逃往江南。趙明誠不久病死,李清照隻身飄泊,晚景更是淒苦。她面對破碎河山和個人的悲慘遭遇,懷有非常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中最傑出的詞人,但詞的內容主要反映她個人孤苦淒涼的生活景遇,帶有濃厚的傷感成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聲聲慢》)的著名詞句,正是這種思想感情的表露。她不僅善於填詞,詩和散文的造詣也很高。“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歌頌項羽來鞭撻宋高宗君臣怯敵逃跑。這首《烏江》詩以及“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琨”;“願將血淚寄河山,去灑青州一抔土”等詞句,和她在詞中隻描寫個人的淒苦情思不同,強烈地反映瞭她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金石錄後序》一文,敘事、抒情也很生動優美。她一生創作瞭不少詞和詩、散文,原有詞集《漱玉詞》和詩文集《李易安集》,早已散佚。傳《漱玉詞》系後人所輯。今人所輯《李清照集》,收詞六十首及詩文若幹。

  

參考書目

 黃墨谷:《重輯李清照集》,齊魯書社,濟南,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