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軍閥。字伯珪。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西)人。初為郡吏,曾從涿郡盧植讀經。後以孝廉為郎,任遼東屬國長史。漢靈帝中平間,中山國相張純勾結烏桓大人丘力居發動叛亂,抄略邊境,所至殘破。瓚時為涿縣令,奉命率軍追討,有功。後升降虜校尉,兼屬國長史。防禦邊塞,勇敢善戰,烏桓憚之。青、徐黃巾軍起,瓚殘酷鎮壓,屠殺數萬人。拜奮武將軍,封薊侯。與幽州牧劉虞結怨,初平四年(193),擅擒殺之,盡有幽州之地,實行割據。統治殘暴,百姓怨苦。又與冀州牧袁紹爭奪地盤,連年攻戰,生產產受到嚴重破壞。後地域與人口日蹙,死守易京(今河北雄縣西北),建安四年(199),袁紹大軍圍城,城破,公孫瓚自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