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全國第二大城市,巴賽隆納省首府。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市區人口175.3萬,包括郊區在內397.5萬(1981)。城市依山傍海,背靠加泰羅尼亞山地東支的海岸山塊。城區建於向東南傾斜的緩坡上,介於東北的貝索斯河和西南的略夫雷加特河之間。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旱,7月平均氣溫24.4℃;冬季溫和多雨,1月平均氣溫9.4℃。年降水量590毫米。西元237年迦太基人始建居民點,415年起為迦太基公國都城。11世紀起,逐逐漸興建為西班牙最早的通商口岸。1503年建市。12~18世紀,成為西班牙民族反對異族統治的“光復運動”的主要基地。中世紀時城市手工業和農業較為發達。1840年建立瞭全國第一個勞動者的工會聯合組織,為西班牙工人運動最早興起的城市。工業原以機械、紡織、印刷、食品等著稱,尤以造船和紡織工業歷史最為悠久。造船工業興起於14~15世紀,對促進航海事業和海外殖民起過重要作用,現仍為全國最大的造船工業中心。在進口棉花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紡織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汽車、化工、精密儀器、塑料等工業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盛產葡萄酒,品種繁多,尤以陳年傢釀著稱,有展覽名酒釀制過程、發展歷史、釀酒原料及其種植、收獲方式等的酒類博物館,還有馳名全歐的加泰羅尼亞蛋奶甜食和面食等名貴食品。市郊及其周圍地區,農業特別是地中海式水果園藝業頗為發達。

巴塞羅那港的哥倫佈紀念碑

  巴塞羅那是全國最大的海港和重要鐵路、航空樞紐。進出口貿易約占全國總額的40% 以上。出口有紡織品、船舶、化工原料和水果罐頭等,進口以機械、石油、棉花、谷物等為主。該城又是古老的加泰羅尼亞文學和藝術的發祥地,同法國的文化和語言發展有淵源關系。有1450年阿拉貢王國時期創辦的教會大學和加泰羅尼亞醫學院(1770)等高等院校。市內多博物館,有加泰羅尼亞藝術博物館、畢加索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20餘所。還有許多華麗的教堂和鬥牛場等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