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西部最大城市,滇西南交通樞紐,重要甘蔗產地和棉、茶、蠶絲基地。保山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面積5011平方公裡,人口73.96萬。保山曆為內地通往邊塞的重要驛站,西漢屬益州郡,後依次屬永昌郡、永昌府。“永昌絲綢”在古代即遠銷緬甸、新加坡等地。明洪武年間,設金齒千戶所,永樂元年又設永昌守禦千戶所,後兩千戶所合併為保山縣,屬永昌府。1913年改為永昌縣,後又改為保山縣。1983年改設保山市。市境位於怒山陷落盆地內,地勢北高南低,最高處為與雲龍縣交界處的道仁山山,海拔3655米。怒江谷地最低處海拔645米,高差懸殊。河流屬怒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重要支流有枯柯河、瓦窯河等。壩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垂直變化明顯。谷地中的上江壩、羅明壩、潞江壩氣溫較高,是省內甘蔗基地,年產蔗糖量僅次於彌勒縣,居雲南省第2位。幹熱河谷地區為胡椒、香草、橡膠等熱帶作物的產地。中海拔地區為棉花、蠶桑、茶葉集中產區。水果種類很多。工業有絲綢、紡織、農機制造、合成氨、水泥加工、制糖等部門;生絲、民族筒帕、皮手套等產品暢銷國外。公路幹線東連永平、大理,西達騰沖,南到施甸,北抵六庫,沿昆畹公路可通芒市、畹盯和鄰國緬甸。保山與省會昆明有直達班機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