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最高峰,海拔3997米(舊測3950米)。位於臺灣省本島中部,地當東經121°偏西,北回歸線偏北。日本佔據臺灣時,曾以其高逾日本富士山,改名“新高山”。1945年臺灣光復後,恢復玉山原名。近鄰有玉山東、北、南、西諸峰,高度皆在3500米以上,與東鄰八通關(2800米)以東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3833米)等和西鄰較低的阿裡山一帶相連接。因地質構造和地貌上的特殊,山區及其南北近鄰亦被稱為“玉山山塊”。玉山群峰是以板巖和石英巖互層結構為主,頂部巖體裸裸露,層理分明,主峰山勢最為雄偉。據玉山測候所(3850米)紀錄,玉山全年均溫不過4~5℃,最高7月僅約7~8℃,1~2月皆在-1℃以下,絕對低溫可達-12℃下。山高風烈,冬季常雪,積雪深達3米以上,古為譽為“渾然美玉”,故名玉山。玉山一帶為臺灣至今猶有較多冰蝕地形遺跡可見的地區之一。玉山地區的雪線曾在3540~3680米,現時自玉山北峰至主峰及南峰一線,已發現的冰鬥、冰川遺跡共有19處之多(其中在東側的有12處),可能為更新世冰期所殘留。玉山高處植物稀少,僅有少數種屬。較著名的如:因風力強勁、樹幹無法直立的玉山圓柏;常與前者混淆成林的玉山杜鵑;混生於前兩者叢林間的玉山當歸;生長巖石縫隙上的玉山籟簫、高山薺等。下層谷中則以臺灣冷杉為主(最低限約2900米)。玉山主峰南、北、東三面皆陡峭,惟西坡較平緩,登山路線主要有兩條:一自嘉義市循阿裡山森林鐵路過阿裡山站至玉山口,再沿陳有蘭溪與楠梓溪分水嶺上長約9公裡的新林道東進;另一是沿陳有蘭溪河谷上行至東埔山莊後東趨。現修築的登山公路有:一自嘉義市至玉山;一自南投縣水裡鄉(濁水溪與陳有蘭溪會流區)至玉山;一自東臺縱谷花蓮縣的玉裡鎮至玉山。(見彩圖)

臺灣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