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點產棉縣市之一。位於甯紹平原東部,西北瀕杭州灣,南連四明山,蕭甬鐵路橫貫市境。面積1346平方公裡,人口80.45萬。秦置縣。1985年撤縣設市。原屬寧波市管轄,1988年改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市境北部是濱海平原,甬江支流餘姚江自西向東橫貫中部;南部為丘陵山地,屬四明山脈。四明山南與天臺山毗連,是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主要由中生代流紋巖、凝灰巖及花崗巖組成。山脈略呈南北走向,海拔多在200~800米,山體由南向北逐漸降低。主峰在嵊縣東北部,海拔千餘米米。四明山區山巒重疊,壑深林茂,形勢險要,1942年曾為浙東革命根據地。梁弄鎮西北建有四明湖水庫,可灌溉農田2萬餘公頃。棉花生產主要分佈在杭州灣南岸泗門區一帶。丘陵山區盛產水果,以楊梅為大宗,此外還有毛竹和茶葉。工業有食品、電子儀表、化纖等,傳統手工業有鐵鍋、金絲草編、工藝竹編等。東部河姆渡是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現今發現最早的原始社會文化遣址,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建成河姆渡遺址陳列室。市境還有龍泉山、白水沖等風景名勝。革命勝地有市西南梁弄鎮一帶的浙東區黨委、新四軍浙東遊擊隊司令部、浙東人民代表大會等舊址和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