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自治區商品糧重要產地,桂東南陸上交通樞紐。位於自治區東南部,南流江上流。面積2730平方公裡,人口134.04萬。玉林始置於隋,唐稱玉林郡,宋稱玉林州,清為直隸玉林州,1913年改稱玉林縣。1955年改稱鬱林縣,1956年複改玉林縣,1983年設市。

  市境東北為大容山,主峰海拔1275米;西南為六萬大山,主峰葵扇頂1118米;中部和西北部為平原盆地。其中著名的玉林盆地是廣西重要水田耕耕作區。市境屬雙季稻區,稻谷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90%以上。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甘蔗、黃紅麻、煙葉等。蔬菜以蒜頭最著名,年產500多噸。水果主要有龍眼、香蕉、菠蘿、柚、柑橘、橄欖、金桔、木瓜等,龍眼多制成桂元肉銷往國內。20世紀50年代前,本市手工業較發達,以生產玉林土佈及小五旦金居多。50年代以來,工業發展迅速,建有廣西最大的自行車廠和有相當規模的罐頭廠。玉林制藥廠所產正骨水、雲香精遠銷國內外。黎湛鐵路貫穿市境,銜接湘桂鐵路和湛江港。公路達南寧、梧州、欽州和桂東南各縣。名勝古跡有建於南宋的瓦疊砌古萬花樓。縣城北15公裡的寒山上建有寒山寺,山麓有瀑佈。市東的水月巖及石南鎮附近的石嶷山,風景優美。玉林與北流縣交界處的天門關為古代通往海南島的著名要塞,唐代石刻“天門關”三字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