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文化街。位於和平門以南,虎坊橋以北,屬宣武區。遼為南京(燕京)城東海王村。元、明為建都城,相繼在此設琉璃窯廠,街名源此。清初北京外城商業日盛,漢族官員多在宣武門外修建宅第;同時各省會館並起,原為荒僻冷落的琉璃廠一帶隨之興旺,逐漸形成以經銷古舊書籍、文物古董、碑帖字畫、文房四寶等為特色的街市,與此有關的裱糊字畫、雕刻印章、刻板鐫碑等行業也發展起來。商人、官吏、學者、書生絡繹不絕。鴉片戰爭後,這裏的圖書古玩變成帝國主義掠奪的對象。20世紀50年代後,原原來170餘傢大小文化店鋪合並成立專銷某種商品的門市部,著名的有榮寶齋、寶古齋、韻古齋、邃雅齋、文奎堂、慶雲堂、汲古閣、墨緣閣及中國書店等。古今名人題寫的匾牌將街面裝點得清雅古樸。琉璃廠在清代以來的學者文人中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