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轄縣,新興工業縣,省境西部交通重鎮。位於大淩河上遊。面積3275平方公裡,人口60.2萬,縣府駐淩源鎮。商屬孤竹國,漢初為右北平郡治所平剛所在地,後為少數民族的牧場。明初曾屬營州衛。清乾隆五年(1740)設塔子溝廳,後改建昌縣。1914年改名淩源縣。縣境地勢西高東低,努魯兒虎山與松嶺縱貫東西兩側,山巒重疊,丘陵廣佈,是遼西低山的一部分,有海拔900米以上山峰十餘座,大淩河和青龍河均發源於此。自然資源豐富,除幹鮮果品、中草藥材外,礦產有煤、金、珍珍珠巖、瑪瑙、石灰石等。采礦、汽車、化肥、針織、橡膠、發電、玉器等工業均有一定規模。錦承鐵路和京沈公路橫穿縣境北部,是東北地區與關內重要通道。凌源西八間房有舊石器時代末期文化遺址。安杖子有漢、遼代古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