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汾河下遊物資集散地。位於省境南部,瀕臨汾河,同蒲鐵路經此。面積1304平方公裡,人口58.59萬。臨汾古稱平陽,傳為帝堯之都。漢置平陽縣,故治在今臨汾西南金殿村。北魏移治白馬城,即今臨汾城,隋改為臨汾縣。1971年新設臨汾市,市、縣並存。1983年並縣入市。工業較發達,有鋼鐵、機械、紡織、造紙、化工等部門。中部平原占全市面積的一半稍多,水澆地占耕地的60%,農作物以小麥、棉花、玉米、穀子、水稻為主。臨汾堯棗品質甚佳。西部龍寺又又稱龍子祠,有山泉經青石雕刻的龍口吐出,流量5.96立方米/秒。市南堯廟初建於西晉,後多次重修。城內大雲寺俗稱鐵佛寺,有造型獨特的鐵佛塔。寺西南有山西師范學院。除太茅公路縱貫南北外,與東西山區也有公路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