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即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和賓客所構成;外朝也稱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現於武帝時。西漢早期,皇帝處理國傢大事,丞相也參與謀議。武帝為瞭加強集權而削弱丞相的權勢,對於重要政事,依靠一些親信在宮廷之內作出決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瞭中朝,自然會有和它相區別的外朝。外朝是指屬於丞相、禦史大夫和九卿所構成的官僚體制。

  西漢時的中朝,由以下幾種人所組成:

  ① 將軍:將軍又分大將軍、驃驃騎將軍、衛將軍和前、後、左、右將軍等。漢代兵權由皇帝親自掌握,各種率兵的軍將都由皇帝任命和指揮。由於將軍和皇帝關系十分親近,所以將軍也參與機要的謀議。有些皇帝的親信大臣,皇帝也給他們加上將軍的稱號,以示尊顯,如蕭望之本為文臣,因受遺詔輔政而拜為前將軍。

  ② 近臣:包括侍中、左曹、右曹、諸吏、散騎、常侍、給事中。皇帝對所親信的九卿或其他官員、儒生,在他們原職之外再給予侍中、常侍之類的名號,當時人稱這類官名為加官。所謂加官,是一種頭銜,並無具體的職掌,但獲得此號者,可出入禁中,並參與機密的商議。有時他們還可根據皇帝旨意去批駁外朝大臣。西漢的近臣,實際上是皇帝的賓客和幕僚。

  ③ 尚書:尚書本為皇帝身邊掌司筆札的小官。中朝出現後,它的地位逐漸重要。它和僅僅參與議論的加官不同,尚書既有官署、官屬,又有具體的職司,成為皇帝的秘書機關,在中朝已漸居核心地位。昭帝時(前86~前74),霍光秉政兼領尚書事,以後輔政大臣都援此先例而領尚書事。

  自從中外朝分立之後,中朝決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權力日益轉移到中朝。和皇帝最為親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變為中朝的主宰。元帝時,宦官弘恭、石顯,即以中書的身份專斷國政;哀帝、平帝之世(前6~公元5),外戚王氏相繼把持中朝,終於釀成新莽代漢的結局。

  東漢文獻中已不大提到中外朝,但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還有所變化。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吸取西漢覆亡的教訓,對功臣、外戚防范甚嚴,不許他們進入宮禁,竭力把權勢攬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為備員,中朝的尚書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後,在位者多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們逐漸取代尚書而成為中朝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