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轄市,中國大型煤炭、電力工業基地之一。有“百裡煤城”和“能源城”之稱。位於省境中北部。轄5區及鳳臺縣。面積2121平方公裡,人口179.32萬;其中市區面積1091平方公裡,人口120.07萬。1951年設市,市府駐洞山。市境地勢南高北低,南為舜耕山,西為八公山,北為淮河平原。礦藏以煤炭為主,並有陶土、石灰石和粘土礦等。煤田分佈東西長約120公裡,南北寬約20公裡,儲量140餘億噸。1949年後陸續建立謝一、謝二、謝三、李一、李二、新莊孜等礦井,700年代中期興建年產煤300~400萬噸特大型礦井數座,所產煤炭主要供給華東地區。1990年煤產量已突破1000萬噸。淮南為華東和全國大型火力發電基地之一,有大型火電站數座,包括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的洛河電廠。此外,化工、機械、紡織、造紙等工業亦較發達。水陸交通方便。市內有公路幹線12條。淮申水運線經淮河、洪澤湖、京杭運河和長江可達上海。鐵路有水(傢湖)張(樓)線和阜(陽)淮線通過。淮南淮河大橋為新建的鐵路公路雙層兩用橋,鐵路橋長3428米,公路橋長3196米,為淮河第一大橋。市內名勝古跡有六朝至隋唐時期的古壽州窯遺址11處,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西有八公山,以“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戰而聞名。1990年底市屬鳳臺縣又發現煤炭儲量達26億噸的新集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