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下遊主要排洪河道,長150公裡。位於江蘇省洪澤湖下遊。明萬曆年間,淮河洪水多次淹泗州城及明祖陵,洪澤湖大堤被沖決。翌年,大舉分黃導淮,在洪澤湖大堤上建武傢墩、高良澗及周傢橋3座洩洪閘,分泄部分洪水經運河東裏下河低平原入海;後又疏浚瞭溝通高郵與邵伯兩湖間的茆塘港(即今毛塘港),開金灣河經芒稻河洩洪入長江。這是正式開闢水道,使部分淮水入江的開端。明末清初,將淮河洪水改為入江為主,先後增辟歸江河道。始建的金灣、芒稻等5座閘壩被沖毀後,逐步改建為臨時性柴土壩歸歸江壩10道,汛後堵,汛前拆,直至20世紀50年代。清咸豐元年(1851),黃河、淮河同發大水,因淮河會黃入海口門被淤塞,洪水遂沖破洪澤湖大堤上的三河口,直瀉白馬、寶應、高郵、邵伯諸湖,經江都縣六閘穿裡運河,過歸江壩,出運鹽、金灣、太平、鳳凰、新河、壁虎等6條河,穿古運鹽河歸並為廖傢溝和芒稻河入沙頭河(即小夾江),於三江營入長江,正式形成瞭入江水道,排泄淮河全部洪水。1949年前入江水道殘破,汛期常潰決淹沒裡下河低平原。1953年建成瞭控制入江水道進口的三河閘。以後又配合江都水利樞紐的建設,陸續全面整治入江水道,使入江水道的排洪流量由原來的8000立方米/秒提高到1.2萬立方米/秒,但在特大洪水到來時仍難以安全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