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農民軍同清軍之間的一次重要戰役。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明廷特封遼東總兵官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他放棄寧遠(今遼寧興城),率邊兵入關守衛北京。吳三桂統領數十萬軍民向關內進發,十六日入關,二十日至豐潤,得知北京已被李自成大順農民軍攻佔,便猶豫不前。李自成令吳三桂父吳襄寫信勸降,吳三桂拒降,遂在灤州擊敗瞭降將唐通、白廣恩率領的大順先遣部隊,急歸山海關。李自成於四月十二日親率大軍經密雲、永平,東攻山海關。又派唐通別領輕兵從一片石(今河北山海關北北)越關外,以阻截吳三桂與清軍聯合。李自成大順軍列陣關內,北自山南至海,對吳三桂形成包圍態勢,吳三桂又懼又恨,竟向清朝乞師。清廷對關內蓄意已久,隻因山海關被明軍據守,始終未達目的。時攝政王多爾袞正領兵略取關外地,行至翁後(遼寧省阜新附近),得吳三桂請求,立即應允。以英王阿濟格、豫王多鐸為前鋒,幾萬清軍星夜趕赴山海關。清軍未到之前,吳三桂所部明軍及地主武裝已同大順軍進行瞭數十回合血戰。四月二十二日清軍進抵山海關外十五裡處,先在一片石打敗瞭唐通的邊外兵。軍至關門,吳三桂領親信等到多爾袞面前稱臣迎降。時大順軍與吳三桂軍酣戰正急,清軍兩翼鐵騎同時馳入,萬馬奔躍,矢石如雨,大順軍陣中堅動搖。李自成登高崗觀戰,見清軍已與吳三桂合,勢難抵禦,策馬下崗而走。眾軍隨之崩潰。清軍乘勝追擊,大順軍戰死及自相踐踏而死者數萬人。李自成經永平退回北京。山海關之戰是明朝地主階級與清朝統治者聯合鎮壓農民起義軍的一次大戰,其結果為清朝長驅直入北京並建立對全國的統治掃清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