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昀

  清代學者。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三十三年,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以虧帑獲罪,廷議擬籍沒傢產,昀為盧見曾姻傢,私下遣人往告,事泄,謫戍烏魯木齊。三十五年年釋還。歷官左都禦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卒謚文達。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據。任官五十餘年,以學問文章名重朝野,學者咸與之往來,托庇門下。他胸懷坦率,性好滑稽,驟聞其語,近於詼諧,過而思之,乃是名言。先後參與《熱河志》、《歷代職官表》、《河源紀略》、《八旗通志》諸書編寫。

  乾隆間輯修《四庫全書》,紀昀任總纂官。他主持寫定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將四庫所著錄之書,一一為之提要說明,敘作者爵裡,詳著述大要,別白是非,旁通曲證,俾學者知其書瑕瑜之所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影響深遠,可與西漢劉向《別錄》相侔,為代表清代目錄學成就的巨著,嘉道以後,奉為讀書指南。還主持纂修《大清會典》、清三通、《清高宗實錄》等。其他著述尚有《沈氏四聲考》、《史通削繁》、《閱微草堂筆記》、《文集》、《詩集》等。《閱微草堂筆記》取法六朝筆記小說而有所發展變化,內容雜博,較多涉及世態,而不局限於志怪,雖有盛談因果報應、宣揚封建倫理道德的糟粕,但仍不失為意味雋永、頗具特色的作品。

  紀昀的一生,升遷貶謫,無不備受。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詩文各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