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學派的著作總集。莊周是戰國時的隱士,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約生於西元前4世紀中葉,死於西元前3世紀初葉。《莊子》曾經漢朝劉向編定,為五十二篇。今本《莊子》僅三十三篇,分三部分,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是晉人郭象的定本。《莊子》內篇思想比較系統,文字風格比較一致,外、雜篇內容較為豐富,風格則有差別。書中思想接近《老子》,是道傢重要經典之一。到唐代,《莊子》被尊為《南華真經》。《莊子》註本很多,其中郭象的《莊子註》最為有名,唐代有成玄英疏。清人郭郭慶藩有《莊子集釋》,便於研讀參考。

莊子像

  莊周比他人更為深切地感受到當時的社會變革以及連年戰爭給社會帶來的痛苦和災難。他認為,痛苦的原因是聖人們制定瞭禮樂,引起瞭競爭;提倡仁義,造成瞭虛偽。故仁義禮樂傷害瞭人的天性。和老子一樣,莊周也認為上古時人性樸實,沒有競爭,沒有流血,人們無憂無慮。因此,要使人適其本性,就應棄禮樂,絕仁義,“絕聖棄知”,甚至也不要機械和工具。因為使用機械會啟發人的智慧,而智慧將使人喪失純樸的本性。基於這一認識,莊周堅決不與當時的統治者合作。他寧可忍受貧窮,也不願在朝廷上享受富貴,喪失人格自由。《莊子》書中塑造瞭許多視治天下為束縛自己的隱士形象。但莊周又不主張遁入山林,而主張在現實生活中保持心靈的超脫。他鄙棄追名逐利,認為世上的一切事物及其差別皆無意義。隻有道使天地萬物相通為一,知道它們相通為一,就是得道。得道者不必貪生惡死。所以莊周在妻子死後,即“鼓盆而歌”,認為這樣才是通達死生的道理。《莊子》認為,以有限的生命和智慧去追隨無限的事物,精疲力竭而一事無成。最好的辦法是保存自己的精神,也就保全瞭自己的天性。

  《莊子》鞭撻瞭貪競,揭露瞭虛偽,在似乎悖理的議論中間包含著深刻的認識和智慧,也包含瞭對人生對社會的極大悲哀。它希望找到一個應付無窮事變的萬能原則,但事實上又沒有這樣的原則,所以不得不寄希望於心靈的純凈,追求逍遙的境界。然而心靈上的逍遙,在現實中不過是無可奈何地安之若命。《莊子》的作者常常陷入這種矛盾之中。對魏晉玄學,《莊子》有特別大的影響。

  《莊子》一書,借寓言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哲學見解,創造瞭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又是一部優美的文學著作。它的《天下篇》還保存瞭當時諸子學說的許多材料,極為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