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土官管轄的行政區之一。居民主要是苗族。古為夜郎國地,漢屬牂柯郡。唐武德四年(621)置務州,貞觀四年(630)改名思州。永隆(680~681)中始為土豪田氏所據。宋大觀元年(1107),田祐恭歸附,仍置思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招撫。十四年,首領田景賢降,置思州軍民安撫司,不久升為宣撫司,隸屬於四川行省。二十八年,以赴京取道湖廣為便,改隸湖廣行省。泰定四年(1327)升為宣慰司。駐地在今貴州鳳岡,統轄鎮遠府、思印江、石阡、銅仁、大大萬山等處十八個長官司和諸洞寨。大致相當今貴州鳳岡、務川、沿河、德江、思南、印江、松桃、石阡、江口、銅仁、萬山、玉屏、岑鞏、鎮遠、臺江、劍河、榕江、從江、黎平、錦屏、三穗和四川秀山、湖南鳳凰等縣地區。至正二十七年(1367)附朱元璋,明洪武五年(1372)析置思南宣慰司。永樂八年(1410)田氏族亂,十一年廢田氏。次年,分兩宣慰司地為思州、思南、鎮遠、銅仁、烏羅、石阡、黎平、新化等八府,設貴州佈政司總轄之。至此,據思州七百餘年的田氏統治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