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慎到一派的著作。慎到,趙國人。齊宣王時曾在稷下講學,至湣王末年離開。《漢書·藝文志》法傢類著錄《慎子》四十二篇,隋唐以來編為十卷。北宋時《崇文總目》著錄《慎子》三十七篇,《通志·藝文略》及《直齋書錄解題》均僅存一卷五篇。可見宋代《慎子》有兩種本子流傳,一為三十七篇的九卷本,一為五篇的一卷本,合起來正好是四十二篇的十卷本。南宋以後,九卷本亡,隻一卷五篇本流傳。《慎子》現存《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群書治要》裏還有《知忠》》、《君臣》二篇,清錢熙祚合輯七篇,刻入《守山閣叢書》。另外,還有佚文數十條。從現存的《慎子》中,可以看出慎到尚法、貴因、重勢的思想,屬於前期法傢,但他棄知不尚賢,所以荀子批評他“蔽於法而不知賢”。明慎懋賞校刻《慎子》內外篇,全書共八十九事,比五篇本多出五倍以上,是抄襲先秦兩漢子書雜湊而成的贗品。羅根澤在《諸子考索·慎子辨偽》中曾列八證以明其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