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滿語數之六為甯古,個為塔,相傳清朝皇族先祖兄弟六人曾居此地,故名。有新舊二城,相距五十裏。舊城位於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為黑龍江省海林縣舊街鎮。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於今黑龍江省甯安縣城地。其地原為渤海故壤、上京龍泉府故址,距今縣城七十裏(今甯安東京城)。順治十年(1653)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守,長期為清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每歲六月,派出官員至黑龍江下遊普祿鄉,收受庫頁島(今蘇聯薩哈林島)居民貢貂。17世紀紀中葉,俄國哥薩克侵擾黑龍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討。康熙元年,更昂邦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十五年,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統鎮守此地。雍正四年(1726)置泰寧縣,旋廢。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綏芬廳於寧古塔,與副都統同城治理軍政事務。三十三年裁副都統。宣統元年(1909),綏芬廳升為府,遷駐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寧安府。1913年改為縣。今為黑龍江省寧安縣治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