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歷史神話典籍之一。西晉初年,在今河南汲縣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均為重要文化典籍,通稱“汲塚竹書”,其中有《穆天子傳》、《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後合併為至今流傳的《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主要記載周穆王率領七萃之士,駕上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等駿馬,由造父趕車,伯夭作嚮導,從宗周出發,越過漳水,經由河宗、陽紆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於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飲酬酢的神話故事。。其中的宗周,經學者研究,認為是指洛邑(今河南洛陽);穆王的西行路線,當是從洛邑出發,北行越太行山,經由河套,然後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肅、青海、新疆,到達帕米爾地區(西王母之邦)。

  《穆天子傳》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話傳說和誇張的成分,有助於瞭解古代各族分佈、遷徙的歷史和他們之間的友好交往,及先秦時期中西交通徑路以及文化交流的情況。它說明遠在漢武帝劉徹派張騫通西域以前,中國內地和中亞之間就已有個人和團體的交往接觸。這一點,已有不少考古材料可資證明。

  晉郭璞為該書作註。清檀萃有《穆天子傳註疏》,其後有洪頤煊校正本,繼洪氏而作者有翟雲升之《覆校穆天子傳》。近幾十年來,有丁謙《穆天子傳地理考證》、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