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名將。先世為齊人。祖蒙驁入秦事昭王,莊襄王時先後伐韓、攻趙、敗魏,屢立戰功。父蒙武與王翦共滅楚。蒙恬早年學法律,曾為獄官,典掌文學。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因傢世得為軍將,大破齊國,拜為內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戰國時期經常騷擾燕、趙、秦三國的北方少數族匈奴,仍為北方諸郡的嚴重威脅。秦始皇遂命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並且因河為塞,臨河築四十四縣城,遷謫戍居住。又監修長城、直道。長長城西起臨洮,東迄遼東,逶迤萬餘裡。直道自九原抵雲陽,全長一千八百裡,因難修,未完工。這些措施對防止匈奴的侵擾發揮瞭重大的作用。蒙恬駐兵上郡十餘年,威震匈奴。弟蒙毅也位至上卿,常居宮中參與謀議。在將相大臣中,蒙氏兄弟與秦始皇關系最為親近;秦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始皇帝長子扶蘇因諫說坑儒一事,被貶至上郡,監蒙恬軍。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帝巡遊會稽,北還至沙丘病死。當時蒙毅受命祈禱山川未返。中車府令趙高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密謀篡改詔書,立胡亥為太子,遣使者賜公子扶蘇、蒙恬死,結果扶蘇自殺。蒙恬疑詔書有詐,不肯就范,被囚禁於陽周,蒙毅也被囚禁於代。胡亥本想釋放蒙恬,但趙高與蒙毅有私怨,又擔心蒙氏兄弟復貴對己不利,遂羅織罪名,加以陷害。秦二世胡亥即帝位後,聽信趙高讒言,處死蒙毅,迫使蒙恬服毒自殺。